1)第六十章:维我空军,时维鹰扬(四)_东北虎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在第二个月,让德国人期盼已久的战神轰炸机被秘密运送到了鹰巢空军基地,东北的航空工厂虽然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但是曾经将英制亨德莱佩治运输机改装成轰炸机,所以这次改装战神是驾轻就熟。按照杨琨与石家庄红星达成的协议,飞机取消了货舱地板,取消了座椅,两侧舱壁上的圆窗也被取消了,甚至连大货舱门、旅客登机门都给取消了。机载设备只剩下航行仪表和通信导航设备。航行仪表只要是杨琨觉得在30年代无法仿造的全部取消,只剩下空速表、高度表、升降速度表、陀螺磁盘、陀螺半罗盘和地平仪。飞机装备一台仿制波兰的asz-62ir活塞式发动机,功率为1000马力、九缸星型排列。油箱容积1240升,最大载弹量吨,最大航程1640公里。首批三十架交付后,以中国航空业泰斗巴玉藻为总工程师的东北飞机制造厂在位于北陵新建的航空工厂内,进行改装,割开飞机的下部机身,在飞机的重心位置安装弹仓,虽然工厂还没有完工,但是在航空总局的严令下,整个工程还是进行的有条不紊,这很大程度上是巴玉藻的功劳。

  巴玉藻是蒙古人,生于镇江,13岁考入南京水师学童,17岁以品学兼优被选派留学英国攻读机械工程制造舰炮,1915年23岁时转赴美国留学,考入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这也是全世界最早的航空系,刻苦攻读半年即获硕士学位,被通用飞机厂聘为第一任总工程师。虽然在美国有着高级职务和优厚待遇,但是由于无法忍受美国无处不在的对华人的歧视,他于1917年愤而回国在福建马尾主持创办了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并于次年建造出我国第一架飞机,但是受制于中国贫弱的国力,到1928年这个飞机制造厂总共只制造了11架飞机。所以在德国参加万国航空展览会时收到杨宇霆的邀请,并获得张学良大量制造飞机的保证后,他即跟随杨宇霆转赴东北,担任东北飞机制造厂总工程师。当然他不知道,这也救了自己一命。巴玉藻是中国的航空工业先驱,即使放在世界上,也应当是航空泰斗级的人物,但是囿于中国贫弱的国力和工业基础,当他的同学和学弟们在研制试飞的最先进的全金属单翼飞机进行飞行表演或竞赛的时候,他还在造着木头、帆布的水上飞机;当同学设计的飞机以几百几千架的规模飞往世界各地甚至来中国推销的时候,他所制造的飞机还只是个位数就像造大玩具一样。而他接受杨宇霆的邀请也是听说东北要大力发展航空制造业,已经在建设全世界最大的航空制造厂房,每年的投入都是数百万、上千万大洋。这才是他梦想的航空工业,这才是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