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章:维我空军,时维鹰扬(四)_东北虎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魂牵梦绕要从事的工作。同时,深谙马尾造船厂情况,为了好朋友王助、曾诒经等人的前途,巴玉藻写信给他们邀请一起来东北,正好六月时候,南京海军部出于打击海军中闽系势力的考虑决定将马尾飞机厂迁往上海并入上海造船所,新任马尾飞机制造处处长曾诒经十分痛心,上海造船所本身就经营困难接近破产,飞机制造处再并入,岂不是更加困难,他们这些工程师可以迁往上海,但是本地的工人怎么办?本身近些年,马尾飞机厂就是勉强维持,拨款是愈来愈少,近两年更是分文没有,如今在这么一折腾还能有救吗?所以接到老友的来信,虽然不怎么愿意为军阀张学良效力,但是为了航空救国梦,曾诒经还是会同王助、王孝丰等人一起辞职奔赴东北加入东北飞机制造厂。曾诒经是航空动力专家,专精于各种发动机的研发和制造,由他担任发动机分厂厂长,王助曾担任波音的总工程师,能接触到大量的大型飞机资料,由他担任轰炸机分厂厂长,王孝丰担任战斗机分厂厂长。在张学良的规划下,仿照后世的沈飞,东北飞机制造厂包括发动机分厂、轰炸机分厂、战斗机分厂、制造分厂以及电解铝分厂,张学良重新邀请中国航空先驱,前南苑航空学校校长秦国镛老先生担任总厂厂长。秦国镛老先生作风正派,学有专长,但是无时不以民族复兴、为国图强为己任,所以不愿为军阀所用,在1923年卸甲归田创办实业,在张学良亲笔电报激以振兴民族航空工业才愿意出山,南北两方航空泰斗的到来,也吸引了其他大批的航空专门人才来东北效力,保定航空学校、北京南苑航空学校等航校的毕业生在关内很少能一展所长,收到东北大规模建设空军的消息,纷纷赶赴东北投身空军和航空制造。尤其是马尾造船所大批的技术人才不满于南京中央对闽系海军势力的排挤,纷纷来投奔东北。同时东北大学也适时邀请这批航空专家担任航空系教授,以期培养更多的专门人才。

  张学良一直羡慕后世二战时期美国令人恐怖的武器生产能力,飞机、坦克、大炮都是几十万往上的生产量,别看飞机生产量数据和苏联差不离,但是美国的飞机产量是包含了几万架b17、b29这样的四发重型轰炸机或者c47这样的运输机,而苏联生产出来的飞机绝大部分都是单发战斗机,最多也就是双发轰炸机。在张学良以及杨琨讨论看来,美国人能有这么强大的生产能力,主要是美国的工业基础强大,零部件配套齐全,需要任何种类的零件,都可以找到相对应的厂家外协生产,各种标准件、密封件更不用说,其他的零件都有海量的工厂来加工制造,这些工厂平时生产汽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