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4章:失望_东北虎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总司令想要推行征兵制?”杜长龄好奇的问道。曾经留学日本,担任过保定军校教官,杜长龄当然明白征兵制意味着什么!服兵役作为每个国民的义务,强制当兵一段时间的制度是为征兵制,而通过军饷吸引强壮青年志愿当兵是为募兵制,也就是将当兵当做一项职业。征兵募兵各有优劣,征兵能够以最低的成本建立一支庞大的军队,但是士兵由于是强征而来,一般士气比较低落,除非像秦军那样讲从军打仗与个人的爵位相联系,军功决定一切的时期普通士兵能够奋勇杀敌。而募兵制相比较而言,士兵都是志愿从军,士气较高,而且一般都是强壮勇猛的青壮,所以战斗力较高,但是建军成本较大,规模就不会太大,除非像中后期的唐军、宋军和清军,这些时候全国统一,经济发达,国家集中绝大部分的税收供养军队。中国历史上,征兵制、募兵制交替运用,总的来说募兵效果更好,从宋朝开始施行大规模的募兵开始,除了明朝施行征兵制的变种卫所制很快失败崩溃之外,中国历朝历代的主流就是募兵制。清朝的绿营是募兵制,军饷之高让贫民挤破头的想参军;曾国藩、李鸿章的湘军和淮军也是高薪募兵,而且战时可以四处劫掠,战争结束后,一船一船劫掠到的财物被运到湖南,近现代湖南教育发达人才辈出,有强大的经济支撑也是原因之一。到了袁世凯编练北洋军的时代,更是大幅提高了士兵的军饷,在那个北方到处是破产农民饿殍遍野的时代,袁世凯给每个北洋军普通士兵开出块大洋的后饷。

  “不错,总部认为,募兵制对经济的压力太大,我们东北军现在近五十万人,每年光是军饷就要近一个亿,压力实在太大,而且随着我们的地盘越来越大,军队的规模势必还要进一步扩充,如果再不想办法,要么我们的财政破产,要么就只能裁军了。所以,我和辅帅商量要准备实行征兵制,先在魏郡做试点,一来这个地方是千里平原而且津浦和平汉两条铁路通过交通便利,便于管理,在一个这个郡民国以来久经战乱民生困苦,民众相对不会太抵触参军。当然,要全面实行征兵制,还要做很多的准备工作,消除民众的抵触情绪,修建军营,准备粮秣等等,千头万绪,这也是军政部明年的一个重点。”张学良也想听听众人的意见,所以就多解释了两句。

  “以卑职之见,征兵制的关键是要有完善有力的各级政府组织,能够完成征兵工作;要有坚强的监督机制,防止基层营私舞弊引起民怨;要有公正的选拔机构,让最优秀最强壮的青年加入军队;要为新兵做好安置管理工作,保障他们的健康。做到这三点,征兵工作应当能够顺利进行。但是,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