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3章:天津之行_东北虎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民国时期,天津因为临海设港,西方国家在此设立租界,使天津成为北方开放的前沿和近代洋务运动的基地。天津工业、商业和金融业快速发展成为中国仅次于上海的中国第二大城市。就经济地位来说远高于北平,每年仅是工商税收就达到两千万大洋,顶半个河北省。所以,张学良可以将北平交给朱启铃这样的社会名流担任市长,但是一早就确定让自己的嫡系张振鹭从辽北郡调任卢龙郡太守兼任天津市长,为的就是控制这一北方最重要的城市。除了行政,最主要的就是驻军问题了。

  1860年之后,英法德俄美日等九国通过不平等条约相继在天津设立租界,拥有行政自治权和治外法权。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规定,列强可以在北京和北京到山海关沿线的十二个战略要地驻扎军队,反而中国政府不得在天津驻军。由此,各列强纷纷在天津驻军,日本也趁势成立中国驻屯军,司令部设在天津海光寺,虽然兵力不过一千七百人但是司令官是少将级别。虽然时间过去三十年,清朝都亡了国,民国也成立快二十年了,但是中国军队仍然不得进入天津。不过幸好,当年的直隶总督袁世凯想了个好办法,将三千精锐北洋军改换警察制服以维持治安名义调进天津,之后的历任政府都采用这一方法。张学良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遂命令第八旅抽调一个步兵团编入天津保安总队,同时抽调大批东北军军官到保安总队担任各级军官,任命心腹杜长龄少将担任总队长,杜长龄是东北讲武堂四期毕业,之后又被保送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毕业后在二十七师担任步兵作战教官,是东北军的明日之星,奉张学良之命系统的研究过城市巷战。

  张学良的专车抵达天津车站,天津各界政商学名流在张振鹭和刘翼飞的带领下在车站迎接,西洋军乐队奏响进行曲,市政府还组织学生举锦旗鲜花热烈欢迎。张学良在北平的各项举措和多次讲话充分展现了他作为一个年轻的爱国军人,绝不同于以往穷兵黩武的各路军阀,他关心民生,重视教育,帮扶工商,最重要的是他拥有强大的武力能够稳定北方的局势,让自直皖之战之后战乱不断的北方能够安静下来。所以此次闻听张学良即将抵达天津,天津各界自发组织到车站迎接。

  没有身穿大红军官礼服,张学良只是穿着普通的军官常服没有戴军衔领章。张学良微笑着从火车上下来,唇上特意修饰的一撇小胡子让他看起来成熟稳重。与迎接人群一一握手之后像往常一样,张学良又在火车站发表了一番演讲,阐述了自己对于北方晋冀鲁平津和东北发展的规划,对交通、工商、教育、农业等各个方面的规划,呼吁各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