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0章:集体农业_东北虎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济青带人继续开荒,同时让娘们多煮点儿姜汤,小跑着回到人群中。张小平当年也是山东逃难过来的,全家人都病死了,年幼的张小平被当时在帅府当差的张八可怜救了回去,之后就一直在帅府当差,之后被抽调到张作霖的产业三馀粮栈当伙计,到现在已经十多年了,用满族人的话说那就是家生奴才啊!这回有机会在大帅面前好好表现自己,张小平振奋起十二分的精神拿出当年当伙计练就的一副巧嘴,介绍新阎良村的情况。

  “诸位先生,新阎良村是大帅前年为救助关内灾民设置的安置点,通过组织灾民种植大豆获得了大丰收,去年啊,我们村亩产大豆一千多斤,这可是前所未有的,村里的老人都说,这是出圣人了啊!”

  不理张小平不断的吹嘘张学良,梁漱溟看着远处青壮在清理石块开垦荒地,女人在烧饭还有的在锄草,而孩子们则在放牛,村子里的人虽多却是井然有序,打断张小平问道:“张村长,我看你们村是组织集体劳动啊!”

  “啊?哦,是啊,大帅说将土地分成小块分给农民耕种效率太低,东北是一望无垠的大平原,最适合最好的办法是将农民组织起来进行大农业协作式的生产。”

  “好!好啊!”梁漱溟高兴地拍手。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历代统治者都视农业为国家的根本,十分重视农业,保护农业生产,以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实现长治久安的目的,但是中国的农业一向是小农经济,分散的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也一直主导着社会。这种经济方式效率低,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农民忙碌终日也不得温饱。所以梁漱溟一向认为,在乡村建设运动中,为农民做的事情可以概括为:“团体组织,科学技术”。一方面,通过组织合作社,把分散谋生的农民组织起来;另一方面,提倡改良农业品种、植树造林等。大家齐心向上,学好求进步的口号。

  但是喊口号容易,真正去做就难了,谁都知道农业集体化协作化是最高效的,但是如何才能实现呢?苏联和日后的中国的方法是强制搞公社,强制集体化,虽然说勉强搞成了,但那是付出了惨重的血的教训。就在今年,因为不满苏维埃推行强制集体化农庄,要将自己手中的牲畜全部收归集体所有,乌克兰和中亚各地的农民将自己的牛、马等牲畜全部宰杀,抵制集体农庄政策,结果造成农村整体动荡,作物减产超过一半,进而造成大饥荒饿死上千万人。而中国后来学习苏联的先进制度搞人民公社,搞集体食堂,结果干活的时候你推我让,吃饭的时候可是绝不会客气,结果碰到天灾就没有粮食吃了,而地方官员为了掩饰灾情封锁灾区饿死了大批的农民,具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