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百一十七章 就是这个_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他人在这方面或许没那么多感受,但德约科维奇等一众俄国航空工业界的高管和专家们却是明白人。

  特别是德约科维奇这个来自图波列夫设计局的副总设计师,他在苏联解体前负责的是图—204客机的研制任务。

  当初制定的规划便是在图—204上应用苏联生产的新一代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

  没有现代化的三维立体工业设计软件?

  当时的德约科维奇根本就没放在心上,没有怎么了,没有就不能活了?想当年德国人逼到莫斯科城下的时候,工厂里连煤油灯都点不起来,不还是靠着双手造出武器,最后把德国人连同他们反人类的邪恶念头一同溺死在巢穴里。

  正因为如此,头铁的德约科维奇根本就不信邪,苏联有那么多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工程师和绘图员,就算没有那些个来自帝国主义的软件,也能一笔一笔的画出来。

  于是这一画……就画到了苏联解体。

  德约科维奇这时方才如梦方醒,原来有的东西一旦产生了代差,真的不是用人力能够填上去的。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图纸设计,甚至是最初的计算机平面设计都属于二维设计,一般性的东西还能应付,稍微复杂一点的力学分析,结构结算,有限元解析就没办法展现出来。

  看到看不到就别提怎么解决了。

  正是存在这个问题,美国率先开发了三维立体工业设计软件,最初应用在核武器研究和航天领域,取得不错的效果,随后被各大工业巨头采纳,很快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第二代,第三代三维设计软件。

  其中洛马公司研制的第三代三维工业设计软件更是将VR全息投影技术应用其中,结合更高水平的算法和大型计算机,使得以往无法展现的复杂曲面,高难度剖面可以完全展示出来。

  这些东西光靠人数众多的工程师计算和绘图员一笔一划的绘制显然是达不到。

  就算是能够勉强把理论设计的样式给弄出来,涡扇发动机风扇叶片就能够做出来了?

  有这样的想法显然是太天真了,除了形状还有材料,结构,受力水平等等门槛在前面等着呢。

  若非如此,涡扇发动机风扇叶片技术也不可能成为大涵道比大推力涡扇发动机的核心技术之一了。

  其他不论,光是承受飞鸟撞击这一项就不是一般材质和结构能担得起的。

  公斤的飞鸟在极高的相对速度下的撞击,其威力相当于一辆普通的家用小轿车高速的全力碰撞。

  在这样的条件下,不到厘米厚的涡扇发动机风扇叶片要保证结构完好。

  这等于是说,一辆帕萨特高速撞击一片不到厘米厚的小板子,结果帕萨特A柱B柱全完蛋,车子彻底报废,而那片薄薄的板子毛事儿没有。

  想到这样的程度,别说一般的铝合金和钢铁了,就是普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