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2章 海明威导演真是太稳健了_我只想安静地抄书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人家心里有点不舒服的话,原本该是我们的机会就跑掉了。”

  徐招旸用力地点头:“废话,我是什么人你还不知道么?该正经的时候我比谁都正经。”

  他的脸上浮现一个喜感十足的笑容:“兄弟,加油!抓住机会,成为真正的演员!”

  “恩!”

  ……

  杜采歌看着眼前这两个忐忑不安、带着讨好笑容的年轻人。

  其实说是年轻人,也不算特别合适。

  从面相看,他们应该都超过30岁了。

  不是那种满脸胶原蛋白的状态。

  和“小鲜肉”这个词不沾边。

  不过眼神都不错,或许会是那种“眼睛里有戏”的演员。

  要做到“眼睛里有戏”,不是努力就行的,先天条件不好,就很难用眼神来表达情绪。

  而从身材来看,他们的身体状况都保持得不错,应该是经常有锻炼。

  杜采歌在打量他们的时候,这两个临时演员也在认真地观察这位传说中的“海明威”。

  作为音乐人的海明威,自然是名满天下的。

  除了那种住在大山深处,几乎从不来外面世界的人之外,谁敢说没听过海明威写的歌?

  至少柳芃飞和徐招旸这种,平时并不是很喜欢听歌,但对海明威的那些经典作品也是耳熟能详。

  没办法,走到哪里都能听到。

  哪怕是去路边的5块钱一次的理发摊,人家都拿着一台破旧的CD播放机放着“听海”“吻别”“光辉岁月”。

  想不听都难。

  而作为作家的海明威,也在渐渐地树立自己的品牌,连续好几部火爆的网络小说,再加上柳芃飞看不懂、却不明觉厉的《老人与海》,已经让海明威成为2008年受关注程度最高的作家之一,据说也是作家收入排行榜的第一位。

  可是,作为导演的海明威,却仍不为人知,只有他的粉丝、还有圈里人会了解多一点。

  之前海明威静悄悄地开拍《那些年》,就几乎没什么媒体报道。

  后来海明威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拍摄,还公布了宣传片之后,也没引起太大的波澜。

  几乎也没什么媒体跳出来说“海明威你飘了,不好好写书/写歌,去拍什么电影”之类的。

  一个音乐人/作家,去拍电影,其实还是挺有话题性的。

  可是啊,《那些年》的总投资才300万。

  加上宣传经费也才300万。

  而且一开始就宣布了是一部40分钟左右的微电影。

  除了男主角姜佑曦之外,也没找什么著名的演员。

  所以大家都理所当然地觉得,这是一部自娱自乐性质的东西。

  就算是想挑事,想攻击海明威的人,都不会通过这个点来攻击海明威。

  因为普罗大众不会对这样的报道买账啊。

  海明威又不是没钱,他掏300万来拍部电影圆梦怎么了?

  你们媒体是闲得有多无聊才拿这个说事啊?

  所以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