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35章 信仰之谋(三)_凰涅天下(GL)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卫希颜话中还有未尽之意。

  道教变革当然不是一句“道、教分离”那么简单。

  就拿道教的神仙体系来讲,就是有缺陷的。

  与佛教相比,佛教的佛祖、菩萨、罗汉三大体系阶层分明,体系相对完整,而且逻辑严密,少有漏洞。而道教的神仙体系最大的问题是逻辑不严密,甚至有些是自相矛盾的。

  在枫阁论佛道时,苏澹对道教的神仙体系给了一个很不客气的评价:凌乱。时任司农寺卿的陈旉以俗家修道士的身份也表示认同。已经接任胡安国礼部参政之位的谯定正在接触枫阁,也受邀参与此会,倒是给了一个相对公允的评价:“凌乱,非道教一教之过。”

  一是民间的神话传说对道教的神仙体系造成了冲击。道教的神仙源自于本土的神话故事,经道教发展完善而成谱系,但与民间神话传说并不完全一致,有些还是矛盾的。比如,民间传说都认为王母和玉帝是夫妻,但是在道教神仙谱系中,王母是与东王公并列的五方帝之下的高位女仙,和玉帝并无夫妻关系。又比如,民间普遍认为老子是道教的教主,而玉帝是最高的神仙,实际上道教的最高神是三清,其中老子仅是三清之一的道德天尊在人间的化身,而玉帝的神位在三清之下。

  如果追究道教自身的原因,那就是在构成神仙谱系的过程中,没有广泛布道形成有力的宣传,让信众清晰了解神仙的阶位层次。而各地都有各地不同的神话传说,流传的话本小说也是建立在这些神话传说之上,经过人为加工,又对传说产生引导和误导。久而久之,一些影响广泛的传说便成了民间主流的认知了。

  其二,是因为历朝皇帝为了统治的需要,会人为抬高一些神仙,或者臆造一些神仙。比如唐朝李家皇帝,为了自抬身价就大力捧高老子李耳,尊老子为道教教主,大有独尊之势。而大宋赵家皇帝则杜撰出一个赵氏始祖赵玄朗,加封“天尊大帝”;又尊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尊老子为道教教主——但是太上老君在民间天庭神话传说中是玉帝的下属,这能不让人混乱么?宋道宗则给玉皇大帝上尊号,封庄子、列子为神,其他诸神,也并有封号,总之没有道教最高神元始天尊啥事。

  按卫希颜直白的话讲:“皇帝为了自己的需要,不但要把他们的代言人推上神位,而且还推倒了以前的神仙体系,围绕他们的代言人重新起建立一套神仙体系……于是,道教悲剧了。”

  参与议教的人都笑起来。名可秀悠笑着说了一句:“所以,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呀。”

  佛教是“外来的和尚”,无论是本土的民间神话传说,还是皇帝的加封、臆造,都与佛教没关系,因为人家的神仙不是中国的。

  道教的神仙谱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