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千古一帝明孝宗_我的系统不正经娱乐圈的不正经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达不到弘治年间的水准。

  因为弘治年间娇黄瓷的成功太过意外,民间也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这个传说解释了为何在弘治年间,单单是黄色的瓷器烧出了飞跃。

  原来当年张皇后和明孝宗亢俪情深,张皇后是一位贤良的一国之母,但她的兄弟仗着妹妹的身份嚣张跋扈。

  明孝宗一生只取了一个皇后,和她一直像百姓一样生活着。

  他不想让大舅子的事情,伤了夫妻和气,也不想这个蛀虫继续危害朝堂,伤害百姓。

  于是他便想了个法子,提点了这位大舅子。

  一日,明孝宗邀请张皇后的娘家人一同吃饭,正吃在兴头上,督窑官送上了最新烧制的祭祀瓷器。

  明孝宗拿起黄色瓷器问道:“这是什么瓷?”

  督窑官道:“这是浇黄釉。”

  明孝宗若有所指地看了看宾客席,状似漫不经心道:“浇黄浇黄,骄横必黄(亡)。”

  此话一处,众人皆知明孝宗是在敲打大舅子,皆不敢吭声。

  明孝宗又道:“颜色虽好,也要用心掌握火候。”

  众人脸色不佳,唯有督窑官十分认真地记下了明孝宗的话。

  回去之后仔细琢磨,想来明孝宗对娇黄瓷十分满意。

  御窑厂工匠们从未见明孝宗对瓷器这么感兴趣,就对黄釉瓷的烧制更是用心。

  所以,就算在这位从来不重视,甚至是有点多打压御窑厂的皇帝,居然在他的这一朝,出现了这种可以名传千古的名瓷。

  还有明孝宗,加上弘治这个年号,世人一定要记住。

  不是因为他是皇帝,也不是因为他这一朝烧制出的瓷器有多么好,而是因为,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之中,他是一位绝无仅有的好皇帝。

  现在我们接触到的皇帝,这个千古一帝,那个是大帝,他们真的是好皇帝吗?

  不说其他,在明代之时,明孝宗在民间深受追捧,他就被称为千古一帝。

  这个可不是自己吹嘘出来的千古一帝,而是民间众口一词的称谓。

  虽然他在位时间短暂,但即便是他所用的御窑瓷,都带着正义和廉洁的印记。

  相比之下,我国历史上另一位偏好黄釉瓷的统治者——慈禧,却以奢靡无道着称。

  她每一件精凋细琢的专用瓷器之上,都是被剥削来的民脂民膏。

  黄釉瓷生来金贵,带着皇天后土的寓意。

  它被统治者占为己用,他们都希望这尊贵的黄釉瓷,能为他们带来永远的尊贵。

  然而,历史上却少有弘治帝这般通透的皇帝。

  他明白国泰民安和皇室的尊严,不是靠这些奢侈品、艺术品显示出来的。

  他在位时期,不曾有一天纵情享乐,也没有留下什么奇珍异宝。

  唯有这代表着天地玄黄的瓷器,真正代表着这个时代的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明弘治帝一生和张皇后鹣鲽情深,专心一意。

  这个可谓是很少见了,且在位期间励精图治,是一位风评很不错的帝王。

  如果明朝那些皇帝,来场pk的话,弘治帝一定稳坐深情人设。

  不仅如此,在艺术上,弘治帝的造诣也非常高。

  现在流传下来的精致黄釉瓷,就足以见得帝王不俗的审美。

  可惜,就是这么一位好皇帝,却没有留下多少好名声,为什么?

  还不是因为明史是满清帮着修订的?讽不讽刺?要不然满清也能出千古一帝?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