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一百二十章薄胎难求_我的系统不正经娱乐圈的不正经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算算,突破他的所有工艺水平,肯定都突破到了大师之上。

  至于达没达到宗师级,还真不好说。

  他现在也只有通过制作最顶级的陶瓷,来提升和验证他的技艺水平。

  时间匆匆而过,反正陈文哲的工作就是制瓷,他也不出门,就一心制作瓷器。

  这一天,有一批原材料进厂。

  南越这边的地理位置真的十分犹豫,特别是海运,速度还是很快的。

  一般陈文哲这边下单到收货,时间不会超过一个星期。

  这一批过来的物资当中,就有制作蛋壳陶的陶土,还有一些从德化和景镇那边运过来的合适胎泥、瓷土。

  有了这些东西,他就可以制作蛋壳瓷。

  而此时,他的心中已经有着极其成熟的练泥方案。

  再加上他也不止是通过隋侯之珠闭门造车,毕竟他的家乡,齐鲁大地之上,早就有很多陶瓷工厂在制作蛋壳陶。

  所以,他买到合适的材料并不难,而且这一次买到的也是一些半成品。

  如果不追求精益求精,其实当做成品使用也是可以的。

  他当然不会直接使用,这次红胶泥落到他手中之后,肯定要处理一下的。

  不过,齐鲁那边毕竟是专业的,所以他也只不过是稍微处理一下,那些红胶泥就变成了合格的烧制蛋壳陶的原材料。

  有了合格的泥,在加上高速、稳定的陶车,蛋壳陶器胚的制作,也就有了基础。

  采用手工轮制,使用传统的单层拉型成坯,或者干脆一底双层合成坯。

  只要成胚,其后的工序,就不在困难。

  使用陶车手工拉胚,需要快速、稳定,而陈文哲的一双手,就可以大显神威。

  他的天赋,绝大部分就在手上。

  比如他的感知力,只要那边有稍微不平、凹凸,他都能够感知到。

  原来这种天赋,也没有什么大用,也就是可以让瓷器表面均匀。

  但是现在的不一样,因为这是制作的蛋壳陶,拉胚之时速度太快,而且做出来的器壁实在是太薄,只要速度控制不好,造成器壁任何一点的不均,都有可能对器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伤。

  他的拉胚技术和利胚技术,毕竟还没有突破到宗师级,所以不可避免的就会出现失败。

  快速拉胚,制作的还是尽可能薄如蛋壳的蛋壳陶,需要的手感实在太强。

  在这个过程当中,他失败了太多次。

  特别是刚开始,速度慢了,达不到薄胎的效果。

  而速度稍微一块,往往就会拉坏器胚。

  蛋壳陶的器壁实在是太薄,稍微不注意,就在快速拉胚之下,直接拉飞了。

  就算陈文哲天赋无敌,他也是用了两个多小时,失败了无数次,才稍微摸到点转盘的速度,做到即能达到想要的效果,又不会速度太快对器胚薄壁造成破坏。

  刚开始成功制作出一件薄胎小碗之后,他已经不敢继续拉胚,而是稍微晾晒之后,开始利胚。

  此时通过小心的修整、切削,可以让器胚变得更薄,也更加规整。

  当然,这一步也不容易,毕竟器胚本身就很薄,你还需要对它进行修整。

  这个时候,转盘一动,如果手中竹片稍微用点力,就直接把碗壁切开了。

  就算不用工具,只是用手,有时候稍微用力,也会让器胎变形、碎裂!

  这就是薄胎陶瓷的难做之处,它实在是太过脆弱,根本没有一点容错空间。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