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四十七章:泉州(下)_日月永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土资本一旦占比达到多少,就无法进行注册。

  如果注册后的资本引入,地方的商业管理部门可以进行年审,审查违反条例的话,就将商业许可注销掉。

  至于第二点也好处理,通过贸易获得的现银,亦或者南洋、日本这些国家的商人来到大明之后进行采购。

  达到一定数额的大宗交易,禁止直接使用全数现银与当地商会进行财货交割,可以将这笔交易中的现银按比例存入当地的银行,持银行等价的票券使用即可。

  即现银加票券的支付方式来完成大宗商品交易。

  只要银行的信用体系不崩溃,完全可以承受下来,还能增加中央的储备银。”

  格里安奇的回答让朱允炆频频点头,而后便急迫的问道:“那第三点呢,该如何引导?”

  资本的积极性是扩张和进步,朱允炆只知道欧罗巴就是在资本主义大兴后,科技水平得到了迅猛的跃升,而眼下的大明,资本已经开始彰显其凶猛性,论财富,整个欧罗巴绑在一起也不见得就比大明富有。

  没道理生产力一直原地踏步啊。

  “有前两点就不能有第三点,这是相互冲突的。”

  格里安奇无奈的一摊手:“伟大的皇帝陛下,您要求的第三点想要实现,就必须鼓励和支持资本继续强盛下去,这根您想要打压资本的初衷恰恰南辕北辙。”

  这个回答是朱允炆始料未及的,他怔住了。

  “为何?”

  “伟大的皇帝,您不觉得,您的帝国人力有些过于膨胀了吗?”

  格里安奇用他那一贯的夸张的肢体语言表达自己内心想法:“上帝啊,一个拥有七千万人口的强大帝国,就好比一个垂垂老矣的妇人,能够走动已经殊为不易了,还如何健步而飞呢?”

  生产力不进步,跟人口有个毛线关系!

  朱允炆听得有些糊涂,好在他脾气好,知道不耻下问。

  “你就别卖关子了,抓紧说。”

  “直白点解释,就是劳动力过于廉价导致的不思进取。”

  格里安奇说了一个朱允炆从来没有注意到的点:“既然劳动力本身的价值并不高,以资本的特性,他们当然会去追求资产的数量扩张化,而不是把重心转移到技术的质量化。

  这就是为什么您会发现,拥有着上亿财富的皇商总会,那么多的大财主们拿着这些钱去吃喝玩乐,而不是投入到技术研究中去。

  皇商总会的财富来源,其实就是在吃政策的红利或者说,是在吃他们脑袋上那个金字招牌的红利,并不是他们本身有多少本事。”

  廉价的劳动力,限制了资本的进取性,放大了资本的贪婪性。

  这个回答还真让朱允炆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而眼下皇商那群宗亲的表现,可不就恰恰是如这格里安奇说的那般无二吗?

  “双喜,今天接下来的安排都取消掉,派人去那海湾酒楼买些好菜回来,朕今天到要好好请教一番。”

  忽必烈都能对***教徒礼贤下士,召来给自己盖皇宫,当朝堂大臣,朱允炆有什么好端的架子。

  “您的开明使我受宠若惊,您的光辉比肩上帝,作为您卑微的仆人,可不敢当请教二字。”

  “别客气,饮茶。”

  朱允炆手一摆。

  “今天由你来给朕好好上一课。”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