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章 胡广逝世_广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摆放在堂中,胡广子孙都跪在灵前不时发出一阵抽泣之声,前来凭吊之人,不论高官显贵此时也具都一派肃穆之情。

  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自院外传来,只见一位门童跑入院内对着众人道:“家主,陛下来使,陛下来使,请速来院外接见。”

  “诸位大人,陛下来使,晚辈失礼,先行一步,有劳诸位一同前往。”胡广长子对着场内众人说道。

  “贤侄不必多礼,陛下有使,吾等理应一同前去接见。”

  “还请贤侄前面带路。”堂内诸位大人闻言纷纷说道。

  “如此,诸位请随吾来。”说完胡广之子便引众人来到院前。摆好香案,恭迎圣谕。

  见众人来齐,来使拿出诏书念道:

  “诏曰:今有胡公,体真履规,谦虚温雅,博物洽闻,探赜穷理,《六经》典奥,旧章宪式,无所不览。聪明睿哲,思心瘁容。毕力天机,帝休其庸。赋政于外,有邈其踪。进作卿士,粤登上公。百揆时序,五典克从。万邦黎献,共唯时雍。勋烈既建,爵土乃封。七被三事,再作特进。弘唯幼冲,作傅以训。赫赫猗公,邦家之镇。泽被华夏,遗爱不沦。日与月与,齐光并运。存荣亡显,没而不泯。朕嘉君功,赠太傅、安乐乡侯印绶,赐东园梓楠棺木,着谒者监护丧事,赐广长子为郎中,陪葬世祖原陵,谥“文恭侯”。”

  “谢陛下隆恩!”胡广长子代为受诏谢恩道。

  皇帝赏赐可谓极为丰厚,就连上一世对臣子赏赐一向大方的杨广也不禁瞠目,只能暗自感慨胡广其死后追赠及葬礼规格可谓是东汉中兴以来人臣之最。

  随着天使宣完诏后离开,场中诸人先后祭拜完太傅灵位后陆续离开,杨奇祭拜完太傅后带着杨广离开胡府,走到半路时杨奇见杨广一路低头不语,似乎在思考些什么。于是好奇问道:

  “阿瞒,汝可知,为何太傅能得此殊荣?”

  “孩儿不知,还请阿翁明示。”虽然早已心知肚明,但为了不表现的太过突出,杨广还是装作一无所知的样子说道。

  “嗯,汝且听吾细细道来。”

  “太傅胡广,字伯始。南郡华容县人。太傅自幼博文多识,初举孝廉,便中策试第一,后先后历任尚书郎、尚书仆射、汝南太守、大司农、司徒、太尉等职,其选举上主张“选举人才,无拘定制。”为国家选拔人才作出极大贡献。

  太傅一生奉行中庸之道,历事六朝,为官三十余年,可谓官场不倒翁。然也就是这点,为父不太认同,太傅处事太过圆滑,柔媚宦官,多方善柔,保位持禄。故京师为其作谚语道:“万事不理问伯始,天下中庸有胡公。”吾儿身为弘农杨氏子孙,日后步入官场需持身直正,万不可学太傅中庸之举,步入太傅后程。”

  “可是阿翁,吾倒是觉得太傅之举,无可厚非,世间之道,过刚易折,刚柔相济,方是长久之道。若连自身都无法保全又何谈匡扶汉室呢!”

  “混账,汝何敢口出狂言,吾弘农杨氏一向以忠直敢言著称于世,吾没有汝这不孝子孙。”杨奇闻言大怒道。

  一时间,准备离开的众人纷纷驻足围观。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