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六十一章 未来形势_广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六岁,而且太子之位也未确定,若是陛下撒手人寰,这……”荀攸一想到刘宏去世可能会引发的严重后果,当即不由得一阵头疼。

  “大将军早就看十常侍不顺眼了,只不过陛下包庇而已,要是陛下驾崩,只怕大将军第一件事要做的,就是处理十常侍。”杨广冷冷道。

  荀攸面色沉重的点了点头:“主公说言不错,大将军性格粗暴,如同干柴一点就着,到时候只怕众人一激,大将军就要带兵入宫,铲除张让赵忠等人。如此一来……”

  杨广目露担忧之色道:“若只是大将军带兵入宫还好说,就怕外镇兵马趁机入京,到时候天下大乱,为时不远。”

  “这?”荀攸听到杨广的话,微微摇头:“主公之言未免也太过危言耸听了,难道……”

  忽然之间,荀攸的面孔变得严肃起来,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盯着杨广的面孔,一字一顿。

  “难不成……主公想要让凉州与美稷之兵入京,把持社稷?”

  杨广闻言顿时愣住了,不由有些哭笑不得,没想到荀攸竟然怀疑到自己身上来了。

  不过仔细想想,好像也不是没有可能?太史慈为自己麾下第一大将,向来对自己忠心耿耿,如今其身为凉州刺史,破虏将军,麾下有数万军队,可谓是兵强马壮。

  而美稷那里更有杨广麾下的另一员大将徐晃镇守,不提护匈奴中郎将本部明面上的万余兵马,凭借着前些年缴获自鲜卑王庭和南匈奴王庭百余年积累的财富。

  这几年杨广更是令徐晃于暗中密炼了一支两万余人的精锐大军,这还是没有包括仍在扩军集训之中的数千湟中义从的数量。

  有如此强大力量之下,要说杨广有命令大军入京的心思也不奇怪。只不过在缺乏大义的前提下,杨广还尚未动这个心思罢了。

  而且来自后世的杨广深知眼下大汉还尚未到真正倒下的那一刻,只有等到董卓进京于洛阳放下那一把大火将汉室最后的一面遮羞布扯下,拉起群雄逐鹿的局面之后,那时才是杨广真正暴露出獠牙的时刻。

  “公达放心,眼下时机未到,某暂时还没有这么大的野心。”杨广摆摆手道。。

  “我所担心的乃是到时候外姓大臣入京,再效王莽之祸事。”杨广深沉道。

  荀攸劝慰道:“此事主公倒也不必太过担心,大将军虽然性格粗鲁,脾气暴躁,不过府中有景升公,本初,公路,孟德等人辅佐参赞,想来不至于做出如此之事。”

  杨广心中苦笑一声:“你是不知道未来董卓入京,和何进之后所做之事啊!”

  “公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未来京中形势如何我等还不得而知,只有早些未雨绸缪,才能避免将来我等行事落后于人!”杨广语重心长的的说道。

  虽心中仍然疑惑杨广究竟在担心些什么,但自己主公行事能够如此谨慎这点还是让荀攸颇为欣慰的。如此倒不枉荀氏在天下形势尚未完全明朗之前便在杨广身上投下的重注。

  “主公之言,攸明白了,接下来攸必会于宫中多加留意此事!”荀攸点了点头道。

  眼见荀攸多少听入了些许自己的意思,杨广不禁微微颔首,于是转头对着太史慈说道:

  “子义已有多年未曾回京了,恐怕对老夫人也是分外想念,今夜广就不多留子义了,子义且先去拜见老夫人吧!”

  早就心系自家老母的太史慈当即抱拳谢道:

  “多谢主公,那末将就先告退!”

  “至于公达,眼下天色已晚,不如今夜就在我府上休息一夜,一会儿去看看采儿,若是知道你来看她,想必她一定会很高兴的!”待太史慈离开后杨广又向荀攸建议道。

  “既如此,那今日攸就打扰了!”荀攸回答道。

  是夜,荀攸和杨广两人秉烛夜话,直到深夜这才渐渐睡去。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