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父子议春秋_大唐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意,我想的不过是,让天下的秩序能更平稳,可谁又晓得,千载之后我高岳在著春秋者的眼中笔下,又会是什么样的角色呢?”

  “父亲,千秋功过,任凭他人诉说,不能因为害怕春秋笔法,就畏葸不去做事。不但要做事,还要真正修注新的春秋大义,旧的自汉代至今,不堪用了。”高竟忍不住说出这句话。

  高岳震动了下,然后回头,欣慰地看着自己儿子,难得地摸摸竟儿的后脑勺。

  这种父子间亲昵的举动,十几年来,其实他很少对竟儿做。

  “竟儿,天下泰平后你想要做什么?”

  “继续服役军队,为国家戍守边塞。那父亲呢?”

  “父亲啊,父亲也想学孔子,述而不作。不过不作的是国史而已,有几部未竟的长编,我希望能作完,因为希望读到它们的人,实在太多太多。”

  “是给阿母和小姨娘看吗?”

  “不,还有更多的人。等到为国效忠的人,都能平安地退回田园后,我就能换个方式生活下去。”

  高竟点点头,而后便问:“父亲你想回朝为次相,不过儿记得,父亲与韦郡王应该是同时要卸去地方职务,也该是同时返朝的,儿实在不晓得,韦郡王会如何做,是入朝呢,还是留在剑南抗拒宰堂的命令呢?”

  高岳沉吟不语,接着说道:“他若不去,我又不去的话,新政就没人相信了,然则他若欣然回长安的话,宰堂首相可以让给他。”说完,高岳便说取出随囊的笔来,我要修改信件。

  “是给岭南杜佑的信件吗?”

  高岳点头。

  随即高竟便拱手说:“父亲你也不要光顾及朝堂,不出几日就要回扬州蜀冈子城了,有些事务你还要向院舍里交割的。”

  听到儿子这话,高岳惊得笔不由得落地,拾取起来时,却看到高竟已退出数步开外,正往山丘下走去。

  “竟儿,竟儿!”高岳伸臂挽留,说要事要交待。

  “太师,武毅军炮军第三幢队幢头高竟,即刻归营。”谁想高竟再回身,只是如此致礼说,接着骑上马匹,一溜烟扬鞭跑了。

  高岳的信件,急速跋涉了很长距离,在半月后来到了广州城兰台楼宇处,杜佑展开信件后,锁住眉梢看了又看,然后交给判官郑元。

  “太师的意思,是若韦郡王能入朝,宰堂首相便非他莫属,而自己与我,甘愿退居次相。”杜佑起身,对着面前一位拱手致礼的绯衣胖大官员说到。

  接着见这官员不言语,杜佑有些焦急,就直接发问:“崔佐时郎中自剑南蜀都来,这郡王的意思,到底如何?郡王该不会是真的要和逸崧交恶吧?”

  原来这绯衣官员,正是韦皋自蜀都送来的使节,崔佐时。

  “杜公为何有如此担忧,虽然郡王对朝廷于山南设省微有恚怨,可绝不至于此。派遣某来广管的目的只有一个,那便是郡王交待,宰堂首相只是杜公您的,不过郡王也有个小小的请求,希望杜公能应允下来。”

  “某自然应允,不过此事也得向逸崧说清楚。”

  崔佐时笑起来,说这点放心,郡王已遣送另外一人,去向太师明言了。

  “好!”杜佑慨然说到,“贞元新政绝不可更迭倾覆,这是底线,如今天下人的目光全在我三人上,只要郡王能奉还剑南版籍及奉义、清远、通轨各军,让朝廷于此建省,我和逸崧都甘愿退居次相,这岭南五管也可建省。”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