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三马各逞强_大唐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归属,更是三派意见,各不相让。

  消息传到了大明宫少阳院里,广陵郡王李纯有些焦急了。

  他对吐突承璀切切交待说:“之前让司农少卿郭钊借探崔仆射的病,征询高岳的口风,高岳不是应承愿拥戴孤为太子的吗?莫非他胆敢翻悔!”

  吐突承璀苦着脸:“殿下,而今宰堂中,韦太尉、杜歧公及高太师三足鼎立,已是众人皆知的事,先前韦太尉首倡册立殿下,那么杜高两人就肯定会……毕竟定册翊戴之功,没人希望只归属到一人身上的。”

  李纯摸着八字胡,思索决断后,便甩下句决定来:“高岳和杜佑尚不知孤对他的态度,不妨用孤的手腕,将三派暂且联合起来,先把孤推上储皇的位置,而后再各个击破。”

  “殿下果然英睿,不晓得在未来,先击破哪个?”

  “当然是杜佑支持的二王他们。”李纯断然说到。

  先弱后强,李纯是很有分寸和忍耐力的。

  “以谁为密使?”

  “继续以郭钊,高岳和汾阳王府的交际向来不错,只要高岳被说动,以杜佑的性格,稍加利诱,是断不敢一对二的。”毕竟,李纯对高岳的真实态度,他认为除去吐突承璀等几位心腹外,其余的汾阳王府、宰堂乃至是他的妻子郭氏,及高岳本人,全都被他巧妙地蒙在鼓里。

  腊月结束后,汾阳王府的门阍吏奉着名刺,来到升平坊,对高岳说,司农少卿郭钊想要来拜访。

  “希盼至切。”高岳给出肯定的回答,不过他也告诉郭钊,见面的地点就放在宣平坊,自己的甲第中。

  心领神会的郭钊,便在暮鼓声里,单独赴宣平坊。

  太上皇治国时,对皇都巡城监抓得非常紧,对大臣家宅监察尤其密切,当初马燧和李晟两位,用餐时只要不举女乐,都会被太上皇知道,所以大臣们也是风声鹤唳,不怎么敢私下聚会。现在太上皇自己在南内兴庆宫,同样遭密切监视,连《天宝三载.上都十二时辰》都不准看了,京师内风气为之一变,大臣、商贾们的公私交游,又开始活跃起来。

  郭钊入高岳甲第的筵席时,先是感慨赞美了番。

  因为高岳府中没花枝招展的歌伎、没婢女,也没有裹头巾手持乐器的乐师,宅第内只有满足最低需求的些许仆役,当妻儿都住去扬州后,宣平坊更是冷清,留守的门阍吏和仆役,每日最大的工作,便是投食池沼里的几条鼍龙,也即是淡水鳄鱼。

  所以郭钊由衷佩服太师朴素节俭的生活。

  筵席就两人,郭钊带来的仆役在厨院里就食,至于酒水和食物,也是高岳临时置办——直接叫人从坊内的食店里烧煮好,送来的。

  “广陵郡王在少阳院内,始终仰慕太尉、太师和歧公。”

  “哦?”听到郭钊这话,高岳顿时捏住食箸,受宠若惊。

  “所以广陵王登基后,少不得要继续为太师为首相。”

  “哎,方今圣主又怎么弃广陵王于不顾,不立皇储呢?”等到郭钊最终挑明来意后,高岳有些讶异,然后宽慰郭钊道,随即又开始推磨,“况且宫闱内廷的事,岳身为衡枢大臣,岂能参预?”

  郭钊是真的要为阿妹的未来考虑的,也是真心希望高岳能支持李纯的,见四下无人,索性一把手抓住高岳:“鄂岳武昌军,就遂太师的意,和荆南合并为一大行省,由樊泽为平章事。”

  “韦太尉和杜歧公那边?”高岳有为难意。

  “对韦太尉,许诺山南东道于頔为下任枢机使;对杜歧公,许诺以王叔文为荆鄂行省的参知政事,检校四品。”郭钊一气报出条件,三驾马车互不得罪。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