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圣唐理千年_大唐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镳。

  李纯急忙说司空且慢,然后就在原地踱着步子,十分焦灼。

  他看看手里提着的剑,想要一个冲动,直接自刎好了,好歹也有个轰轰烈烈的谢幕。

  就在这时,几名在山丘上警备的小儿跑来,惊恐地说高岳大批宰堂军,正奔赴翼城方向而去,其中数百骑兵,分散扑到这里来,看来是要搜查柳谷。

  “走走,走走。”李纯顺势将剑一挥,毫不犹豫,然后跃上犊车,“烦司空在前引路。”

  王武俊哈哈大笑着,说陛下早就该信我的,随后他勒住笼头,拍了下王士平的后背,“高岳走乌岭道,我们也走,怕什么?士平你在前哨,早一步赶赴潞州,叫卢从史领大军来接应陛下。”

  王士平点点头,闪电般地先一步奔出去。

  数日后,翼城的大道边侧军营,高固、明怀义、郭再贞和蔡逢元一字站开,都凝目望着其东北侧的神山的绝岭处,一小队人或骑马,或推车,或背负行装,举着白幡,竟然当中还有不少人推着个黑乎乎的玩意儿,看起来像是棺椁,正在艰辛地往上攀爬,宛若土丘上的一群蚂蚁,看上去极为渺小可怜。

  “篡太子......”蔡逢元低声说。

  “要俺是他,就不走了,被俺们捆缚到,是要回京明正典刑的,可去了卢从史或者其他人那里,不也就是个牵线傀儡,生不如死?”

  高固摇摇头,“人,总逃不掉‘侥幸’二字。”

  东进上党的宰堂军,就静静地看着李纯走在自己前面,大约领先半日的行程,大概推断李纯已翻过神山,便将大队兵马排成个“之”字形,许多驮马牵拉着战车和火炮,也开始不紧不慢地过神山。

  一日后,李纯车驾和棺椁到了神山下的老君祠,祠堂前竖着块斑驳的石碑,还是唐初通事舍人柳宪立下的,据传此地在那时有神仙出,对曲沃县人吉善行说:“报大唐天子,得圣理千年。”而后在此立碑,且建起来座庆唐观。

  李纯和随从的臣子们,细细拔去石碑周围的荒草,又将覆盖其上的灰尘给擦去,然后叩拜,对诸人打气说:“我唐圣理千年,此乃神谕,如今种种不过是复兴前的小差池而已。”

  接着李纯在吃食上也改良了,他搞到个小釜,然后每次都掘出个土灶,把釜搁在其上,于腹放入泉水或溪水,七八成满后,就让人捕猎些野鸡、兔子或鱼来,处理干净后扔进去,再收集些野菜、禽卵、菌类伴随,最后还要弄点盐和茱萸入味,煮出的汤汁还能浇在麦饭上,或直接将面条、汤饼给煮在里面,即便行程紧迫,也能随办随成,十分便捷。

  此后,这种小釜便被叫做“行军釜”,在晋东乃至河朔都风靡开来。

  鼓声中,当各支宰堂军的纵队,从神山不同谷口走出来后,老君祠的李纯恰好扒拉完釜内的汤饭和鱼肉块,就很熟练地将釜往犊车上一扔,说走快走,准备到冀氏去。

  到冀氏后,李纯继续在前面走。

  而高固领着宰堂军,很谨慎地在后面跟,高固明白,卢从史的昭义军可能马上就要到了。

  终于,穿过东西横贯乌岭三十里的道路后,于座名曰雕黄岭的山峰下,李纯仰面见到,其上木栅壁垒连绵,旌旗招展十余里,“是昭义军,是卢牧,是卢牧!”李纯的热泪顿时流下来,这群人都激动喊起来,用尽力气,争先恐后,有的索性把笨重的辎重全都抛弃,都在往雕黄岭的营砦奔去。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