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郭贵妃出首_大唐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见,其居然做出弑父篡位的行径来,所以篡太子逃出东内时,我们兄弟策马,硬是把舍妹给抢夺回来。”郭钊苦着脸,不断对高岳解释。

  唉,汾阳王府三代而下,在政治立场上从来都没走眼,只此一次,不知道要蒙受什么样的冲击。

  高岳轻笑起来,坐在榻上后,就很温和地对诸郭们说:“无妨,无妨,汾阳王府的事郭锻早就对本师说过啦......”

  郭氏兄弟面面相觑。

  “怎么?难道你们不是早就和郭锻说定,要在关键时刻策应盟府的嘛。迎高固定武军入长安,也有你们的一份功勋在里面,是不是......莫非是本师上了年龄,记错了?”端起茶盅的高岳,抬起眼睛来,好奇地追问下。

  这下郭氏兄弟们才恍然,心中的石头有一半纷纷落地,便齐齐作揖,说确实如此。

  “看来本师还没到昏老的地步。”高岳拍拍额头,喜不自胜。

  郭氏兄弟也跟在其后一并欢喜,程度尤胜高岳。

  西厢内寝的轩廊中,高岳负手站在外测,而前郭贵妃哭泣着,坐在门内的月牙凳上,中间隔着道竹帘。

  “你辛苦啦,这哪里是你的过错?你不得已,是为整个汾阳王府做出牺牲的。”高岳叹息,首先宽慰下郭氏,“你和篡太子所生的子女,便改换他姓,不做追究。”

  郭氏在里面顿了顿,然后哭得更大声。

  高岳这句话的意思,显然是逼她带着子女,改嫁他人。

  可很快,高岳就又留下句,“还有件事,你的诸位兄长随即会与你说。”

  于是高岳便告辞离去。

  郭贵妃马上就明白高岳言语所指:她的几位兄长,在其后围住她,逼迫她写出辞状,指认李纯罪行。

  “高辅师志在必得,不然我王府难保。”连郭贵妃的亲兄长郭钊都在恶狠狠地威胁,“阿母能跟着李纯走,我们可都姓郭,要是当初也走了,那郭家马上就得葬身在河朔某不知名的地方,死后如何对得起老令公?”

  郭钢则是唱红脸,“阿妹你当初也没亲见李纯弑君,对不对?那就好办,你只写你所见的,就说看李纯和中人逼迫大行皇帝服食金丹,你虽激愤,但在深宫里不敢声张,这样便可以了!”

  你一言我一语,郭贵妃脸色惨白,眼神空洞,最终没能忍住,号哭不已。

  可郭钊却攥住妹妹的手腕,逼迫她快快写,这样也是为她子女未来好。

  长长的扈从队列,从汾阳王府的永巷里步出,他们腰带上悬着的银饰佩刀随着脚步,醒目地晃动,高岳抄着手,踏着已被靴子踩得污黄的雪,呼出串长长的白气,然后抬头看着其上的一线天。

  二十多年前,他和刘德室走这里准备给郭子仪投卷,希冀得到赏识,也是在这里巧遇李怀光、白元光,还有高郢。

  也不知道,那个在永巷内打开窗牖,叫李、白二人去给自己买胭脂水粉的郭家小郡主,现在又如何了?

  其实又有什么意思呢,连郭贵妃现在都到了这步田地,所以依托权力得来的富贵,还真是脆弱而无用啊。

  反倒是吴星星,也只有她过得最为无忧无虑。

  不久,郭氏兄弟得到了他们想要的,是欣喜若狂,当然高岳开出的条件,是不止这一个的。

  安国寺内,淮扬大质库、海东商社的领袖萧乂至此,召开场别有生面的聚会,虽然头发和胡须已然斑白,可萧乂却更加仙风道骨了,从外表看丝毫不觉得他居然是个沾染铜臭的商贾,只见萧乂至寺内后,长安大小质库商都对其俯首听命。

  萧乂摇着羽毛扇,很是客气,“某不远千里,从扬州跋涉到这里,是要学古代的鲁仲连,扶弱济困来的,篡太子临行前滥发的那堆楮币,总归是要解决,要给上都乃至关中百姓个交待嘛。”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