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章 两难_从酋长到球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极端黑暗的地方才可以,我不禁为闽郡的国人们感到悲哀。”

  “按照陈健先生的‘科学’的理论,我们不难发现他想要干什么:假使全国的十亿亩土地,有某种‘科学’的机器可以耕种收获而且只需要一千五百万人,并且假使国家的所有收入都来源于土地。那么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千五百万人耕种和三千万人耕种,对国民财富总和来说并无区别。”

  “然而,他却没有考虑到,剩下的一千五百万人,是需要糊口的。这是他的想法最没有人性的地方,在他看来这一千五百万人只需要死亡即可。”

  “如今闽郡的水力机器,难道做的不是同样的事吗?一个拥有了水力作坊的工厂主,难道他能穿下一个水力工厂所产的所有棉纱吗?既然他穿不了,这些棉纱要卖给谁呢?纱工的工资越来越低,他们根本买不起太多;而机器纺纱挤跨的那些个体纱工,更买不起。纱的产量提升了,可是买的人却少了。”

  “事实上,传统的租佃制度才是维系共和国运转的基础,而且是经历这数百年不曾经历的变革之时最为良好的基础。我们可以看到,租佃制度下,陈健先生和他的徒众们所谓的‘地租食利者’是拥有消费能力的。”

  “即便耕种技术提高了,租佃制度也是必须存在的,甚至应该杜绝土地买卖这种情况,这样可以容纳更多的、在陈健先生及其党羽看来‘被限制了生产能力’的佃户。否则这些人就只有死路一条了。而‘地租食利者’又可以消费掉足够的产品,从而维持一个完美的平衡,从而使所有人都可以存在于这片土地之上。”

  “然而现在他们却说这是反历史潮流而动的——他们向来试图以‘科学’解释一切,并且总是可笑地自己定义进步还是反动——问题是我必须质问陈健先生,您准备怎么应对庞大的失去自己赖以为生的事业的国人呢?是将他们杀掉?还是让他们自生自灭呢?”

  “我走访了许多佃户,他们宁愿忍受更高的地租,也不愿意自己失去租佃的土地。”

  “事实上,拥有大片土地的人都是共和国的精英和支柱,难道他们不知道经营的优势吗?不,我想他们当然知道,只不过他们心怀天下,宁可选择地租,也不愿意为了利润而让这些可怜的佃户失去最后的生存机会。”

  “这一点,是冷血的陈健先生根本想不到的,他的脑子里只有利益。很多人以为他是个好人,却不知道真正咬人的狗不叫,真正心怀天下的地主们从不会主动发声说自己让百万佃户有最后一片存活的净土。”

  “我们可以看到,在都城外的南沟村,一位地主善待他的佃户,并且受到了佃户的极大拥护,在佃户难以生存的生存的时候地主会借贷给他们——国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