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3章 拯救武浩瀚_抗战之我的系统有点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匍匐在地躲避着鬼子兵的攻击,武浩瀚从腰间抽出一把左轮手枪,麻利地掰开击锤准备还击。

  可是,武浩瀚刚想朝鬼子射击,就被鬼子的弹雨压得抬不起头来。

  隔着100米的距离,鬼子的小队长见武浩瀚被己方的火力压得毫无还手之力,鬼子小队长示意停止射击。

  这时,从一个小队的鬼子中走出了一个会说中国话的上等兵,他扯着蹩脚的南京话喊道:“对面的支那军勇士听着,我们希望你放下武器,投降我帝国陆军第六师团,给你三分钟考虑的时间。”

  在现代战争中,谁夺取了制空权,谁就获得了战争的主动权。

  而要取得制空权,就需要掌握一支强大的空军。

  而空军除了需要性能优异的战斗机和轰炸机之外,还需要技术过硬的飞行员。

  正所谓好鞍配好马,一架战斗机无论本身技术水平多么高,没有一个好的飞行员去驾驶,也难以发挥其全部实力。

  相比于战斗机,飞行员的价值更高。

  飞机打没了,只要肯砸钱,就可以通过流水线批量化进行生产制造,从而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

  而飞行员打没了,那问题可就大了,那可是无法像战斗机一样想生产就生产的。

  如果把一架战斗机比作一把剑,那么飞行员就是执剑的勇士。

  但是这个执剑的勇士是需要天分的,不是谁都能把这个剑用好。

  每个飞行员都是百里挑一甚至是万里挑一的。

  如果在战斗中能俘获一名飞行员,那么这里面的军事价值可比击毁一架战斗机还要大。

  飞机没了,飞行员还能找到战斗机继续形成战斗力。

  而作为一种昂贵又稀缺的战争资源,飞行员在战斗中阵亡了就意味着空军力量的削弱。

  战斗机是草,而飞行员是一支空军的根。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看那口气,这帮小鬼子是想活捉武浩瀚回去领功请赏吧!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在武浩瀚的字典,就没有“投降”这两个字。

  根本就不跟那名鬼子一等兵废话,武浩瀚抬手一枪对着他的脑袋扣动了扳机。

  眼见着武浩瀚敬酒不吃吃罚酒,气急败坏的鬼子小队长猛地拔出指挥刀:“给我活捉那个支那军飞行员!”

  一时间鬼子的步枪,轻机枪又再次猛烈开火。

  100米的距离非常适合左轮手枪发挥火力。

  而武浩瀚的枪法绝对算的上高手的级别,他能在250米的距离打中一枚袁大头。

  有了精准枪法的加持,武浩瀚手中的左轮手枪可以说是百发百中,顷刻间指哪打哪,五发子弹撂倒了足足四个鬼子。

  伏低身子躲避鬼子的弹雨,武浩瀚发现鬼子已经逼到了50米的距离。

  一个麻利的动作将左轮手枪的弹巢摆开,倒出了弹壳的武浩瀚将枪套上最后的三发子弹塞入弹巢。

  打两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