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章 文武双修_雄起中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纷脱离大辽的掌控。

  临近草原的云内州,就这样被部落劫掠。还是幼年的他,便被掳到了草原。

  后来适逢德宗耶律大石败走可敦城。因没有粮食,便将他给那颜养的羊充军了。

  为了逃避那颜的处罚,他就请求耶律大石等人将他带走。

  当时萧斡里刺见他机灵,就将他带在身边。

  这么些年,他跟着萧斡里刺南征北战。生生在西域,打下了一片天下。只是他一心忠于萧斡里刺,所以自始至终,都甘愿为萧斡里刺的家奴。

  在整个萧家人丁凋零后,也依然舍不得离开萧家。

  听到这些,李承绩既为其征战沙场,而不自觉心情澎湃。又为其忠于萧家,而心生敬佩之情。

  毕竟以萧崇德的功劳,完全可以自立门户,成为一方大将。可惜的是,他选择终身生活在萧斡里刺的光辉之下。使得大辽的建国史上,少有他的只言片语。

  能做出这么大的牺牲,也难怪李萧氏像对萧斡里刺一样的敬重他了。

  同时李承绩,也对大辽建国的不易,有更深的感触。

  因为当初耶律大石败走可敦城时,随身只带了两百人。至于粮食,也仅够三天。而整个行程,却有近两千公里。所以听着,就让人觉得钦佩不已。

  正感慨万千,腿肚子就突然被抽了一下。却是刚才动了一下,被萧崇德撞见了。

  这让李承绩,暗自感叹萧崇德的眼神不错。

  到底都这么大年纪了!若是一般人,早就老眼昏花。可是这萧崇德,却依旧耳清目明。走起路来,也是硬挺得很。完全不像一般上了年纪的人,需要拄着拐杖。

  可能这就是学武的好处吧!

  让身体的各项技能,大大延迟了老化的速度。

  不过这武术,还是从李承绩那个便宜太公那里传过来的。说是萧家曾经在中原,请了一位驻颜有术的得道高人。好让其教导后辈子弟,强身健体。

  因遭遇家国突变,萧斡里刺就没藏私。将祖上传下的武术,一一教给了亲近的近侍。这样一来,也好增强自己的实力。

  这么练到了晌午,李承绩的腿肚子,是又酸又痛。就当即坐在院子的石墩上,好放松放松。

  体贴的竹青赶紧走过来,给李承绩倒上一杯温水。

  这是李承绩的习惯!既不喝茶,也不喝这里的特产马奶酒。摸清他喜好的竹青,就按着他的脾性来。

  这么修习了一会儿,他又拖着酸痛的双腿,前往书房。

  那里有李萧氏给他请的教书先生!不仅有汉文,还有契丹文、回鹤文。

  对李承绩来说,掌握这三种语言文字,是必不可少。因为汉文是繁体字,所以对他这习惯了简体字的现代人来说,有必要修习一遍。至于契丹文,是大辽的皇族文字。要想爬得更高,就必须掌握这一语言。用现代的话说,就是一种政治资本。回鹤文的话,是当前大辽民间,最普遍的语言。要想出门方便交流,就有必要掌握。

  因此李萧氏,一次性就给他请了三位教书先生。这学习任务,也自然是极重了。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