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09章 隔河而治_大魏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南进逼关中。

  果不其然,又过了两日,元遥便接到了泾州刺史杨钧的急报:高平危矣。

  而第三日,崔延伯求援的急报,也送豳州送到了鸡鹿关。

  元遥倒是想救,但如何来得及?

  又过了五日,也就是四月廿九,奚康生刚纠齐大军,备好粮草,准备从沃野启程,泾州又送来了急报:高平已败,叛军长驱直入,高举“丰”字旗直扑萧关。

  待奚康生率六万步骑入关,已是十日之后……

  四月廿八,李丰攻破高平。

  五月初六,李亮与李丰前后夹击攻克萧关。右军将军刁整,卫尉少卿,兼左军司马元诱(中山王元英次子)兵败被俘。斩杀守军近三万,俘四万余。

  次日,李丰挥师北上,在洛水以东阻击奚康生。同日,李亮入关,十日内连克朝那、祖居、泾原、泾阳等三县一郡,大败泾州刺史杨钧。

  五月十八,李亮败陇东太守辛璞,克陇县,进陇关。

  五月廿一,皇甫让与李亮前后夹击,陇关破,崔廷伯死战不退,跳城而亡。

  次日,元钦烧了汧阳粮草,逃往华州。同日,羊祉弃守雍城,退走雍州(西安)。

  三日后,奚康生闻讯退走,撤至边墙以北,李丰趁势进驻金明郡。

  五月十七,西海数路大军会师与安定,稍做休整,予五日后再次出兵。

  至六月初十,征战整整两月,俘虏降卒十二万余,粮草无数。至此北至金明,南至秦岭,东至咸阳,西抵敦煌,已尽归西海。

  若照着地图看,李承志与元魏已平分天下。

  当然,账不是这么算的。

  若论人口与粮田,西海还不足朝廷的五分之一。更何况,不是打下来就等于姓了李,要守的住才行……

  李承志站在咸阳城上,就如一樽木雕,任山风吹乱了头发却无动于衷。

  数日前,这里还是阡陌纵横,万亩良田。而如今,却成了一片焦土,一眼不见边际。

  元钦啊元钦,我该怎么谢谢你?

  将汧阳县付之一炬也就罢了,竟玩火玩上了瘾,走到哪里点到哪里。不管城中有多少百姓,更不管春麦已黄,已到了收割的季节?

  若非如此,汧河以东的十一郡共八十九县,如何能降的那般快?

  原本李承志可以一鼓作气,将豳州(今延安以南,铜川以北)全境,并华州东境也攻克下来。但他看元钦点火点的不亦乐乎,索性暂时停战。

  一是想看看,那些慷慨解囊,捐献粮草、部曲,征召族人子弟助朝廷平叛的世家会如何感想,更想看看元钦和朝廷会怎么收拾这个烂摊子。而呕心呖血,为朝廷两肋插刀的弘农杨氏又该如何向关中士族、百姓交待。

  不可能西海大军还在洛水(黄河支流古洛河)以西,炮火却飞到是百里外的洛东?

  百姓好糊弄,那些关东士族、门阀并豪强等,难道全是睁眼瞎?

  二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