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93章 养精蓄锐(二)_大魏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纯天然硫磺。

  若按常理,上万人一日上万斤也能采得出来,但架不住这玩意有毒。

  而且西海最缺的就是人,保险起见,李承志也就只能以进度换安全,尽量扩大矿口,以保证通风,且不敢深挖,开井后只采两丈。

  所以每月也就五六千斤,足四月也不过才采了两万余斤。其中一半已制成火药、开花弹、地雷等,被送往陇西与薄骨律。如今李亮依旧昼夜不停,加班加点的赶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一月十万斤火药还是绰绰有余。

  如此,只多到年关,便能达到开战前的储量。所以李承志才敢有开战的底气。

  当然,能不打最好就不打。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便是朝廷江河日下,日薄西山,也绝不是只拥三镇、五州之地的西海可比。

  严格算来,不论是比地境,还是比丁口,更或是比产出,西海还不足元魏的十中之一。

  所以这一战,李承志只是亮亮獠牙,向朝廷施加施加压力……

  听他这般一说,众人便知李承志开战的用意。但同时也在心里琢磨:这一开战,朝廷也算是求仁得仁,不敢再试探,更不敢再耍花招了。

  就是不知李承志要求的那三条中,朝廷会答应几条?

  割地与赐国是莫想了,不看高英在诏书中连“进退维谷,左右为难”的话都说了出来,可见是打死都不会答应的。

  至多也就是偷偷摸摸的赔些钱粮与百姓。

  而如今的西海,恰好缺的就是这个。

  是以站在朝廷的角度上来看,此举可谓饮鸩止渴,养虎为患。

  但委实是山穷水尽,无以为计,只能出此下策。

  这般一想,高英也算是可怜……

  刚冒出这样的念头,又听李承志唤他,崔光忙打起精神。

  “尚书,不知能否骑得马,若不乘我驾辇,予我再至东城看看?”

  “老夫老当益壮,莫说骑马,便是战阵也能去得,何需乘车?”

  崔光哈哈一笑,“正好请国公督验,看这数月来,老夫是不是尸位素餐,滥竽充数之辈!”

  “尚书说笑了,尚书为不世之能臣,予我小小的西海而言,已是牛刀杀鸡,某焉敢置喙?此去东城,不过是看看军服、衣被,可让儿郎们抵御严冬……”

  这还真不是李承志的敷衍之词。

  如今西海过百万,兵将将十五万,而李承志直属的谍曹细作却已近上万之众。

  虽说大半依旧潜伏于吐谷浑、六镇、关中并洛京,亦有不少依旧归皇甫、李亮并李松差遣,但只是置于明处,由亲卫将军李孝先暂领的巡检司,就有千余之众。

  这一部分除直驾侍卫,巡捕追拿等,还负监察百官,督巡地方之职。

  已为西海都城的镇夷自然为重中之重,不敢说珠丝马迹皆瞒不过巡检司的耳目,但有风吹草动,先知道的必然是巡检司。

  比如朝廷遣来的细作,人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