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3章 太平观_大魏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东一北,两条车队有如长龙,遥无尽头。

  好在九成以上的民户家里都养有牲蓄,即便没有牛马,至少驴还有一头,能套着车往这里搬。

  即便如此,李松估计,三十里外的宋家需要两天才能迁完,八十里外的李家得五天以上。

  但再慢也得迁。

  至少泾州城外的叛军暂时还没顾上这里,若是再拖下去,等乱贼将泾州附近抢个差不多,向远处延伸时,想迁都来不及了。

  据李松派出去的探马来报,以泾州为中心,三十里以内无坞堡的村落,已被叛贼一抢而空。

  甚至连没来得及筑冰墙的坞堡也抢下了五六座。

  贼酋刘僧绍豪称拥兵二十万,但李松估计,即便没十万,从贼的乱民也该有八万之众。

  八万多人,贼酋若是心狠一些,至少能聚起两万乱兵。

  所以李承志不是一般的着急,甚至动过让民户连夜搬迁的念头。

  不过后来想到可能会被冻死冻伤至少两成,李承志又做罢了。

  山下的僧户也没有闲着,李松让那两个宋氏乡老带领,抓紧时间修缮上山的道路,砍树的砍树,烧路的烧路,两千多僧壮干的热火朝天。

  被印泽浇了一层冰,原本能走两排马车的山道冻了个结实,印泽投降当夜,李松也只是勉勉强强造出了一条刚能走人的小路。

  不说修多宽,至少也要修到原来的程度,不然万一叛军攻来,这近万人连山都来不及上,就可能被包了饺子……

  看李承志眉头紧皱,想的出神,过了好久,李神的晚餐才忍不住的提醒了一声:“郎君,郭观主还在等你……”

  李承志回过神,狠狠的瞪了李松一眼。

  我都没着急,你着急什么?

  怕不是急着想看看,你家郎君会拜哪座神?

  也是自己嘴欠,编什么理由不好,编了个“神仙托梦”?

  这下好了,李松在内的李氏族人,全都跟打了鸡血的一样……

  发了几顿火,甚至拿“砍头”“撵到泾州”之类的由头吓唬,才算是勉强压住了一些。

  但李承志估计没什么卵用。

  等民户安置妥当,兵丁整编结束后,他就要着手煅炼甲胄,到时候,一系列不属于这个时代的手段一显露,这些人怕不是的集体高潮?

  李承志怀疑,会不会有一天,自己被这些族人裹挟着来个黄袍加身?

  真是哔了狗了……

  他狠狠的瞪了李松一眼,拢着袖子,往中台峰走去。

  ……

  《史记》:二十七年,始皇巡陇西,出鸡头山,见空同氏穴居于此,遂命鸡头山为崆峒山。

  所谓的鸡头山,便指的是如同鸡冠的三座险峰,又称三台峰。

  其中天师道占的是中峰,昭玄寺占的是南峰,只有北峰空着。

  当时李承志打的便是北峰的主意。

  他还想过,如果有机会能和天师道套套近乎,搬上中峰就更好了。

  因为大!

  就像是用刀削出来的一样,山体异常险峻,山顶却如平地。

  顶上的太平观光是大殿就有七间,广厦十数座,寮房无算,占地超百亩,天师道鼎盛时期,有近三千道民道户聚居于此。

  但现在道士道人加起来还不过百。

  与之相比,面积还没有中台峰十分之一大的南峰就逊色多了。

  自魏武帝死后,天师道便逐渐衰落,至今已有五十余年,昭玄寺的和尚也眼红了五十多年,但至多也就是在心里想想。

  只因天师道还是大魏名符其实的国教,每代皇帝登基,都必然要去天师道道坛授箓,以示这皇位是“应天须时,受兹明命”……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