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88章 突如其来的凉州遗民_大魏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我才如孤掷一注般,派李时与李彰率三营甲骑与一旅雷兵,抄了窦领的后路。

  我原本是想:郎君不是要替元恪守好这大好江山么?讨伐元怀、于忠等叛臣是守,解六镇之围,与柔然殊死一搏也是守。只要抄了杜仑部后路,窦领必然退兵,也就等于解了沃野之因。

  即便李时、李彰、并三千甲骑、一旅雷兵死伤饴尽,也还有两营甲兵,并西海三万逃民。到时再求郎君允我等举族迁往阴山之北,成为六镇之屏障,依旧可为元魏守好疆土,以全元恪与郎君之君臣之宜。

  谁成想,真就如郎君曾说过的那般:你看他是老虎,狞狰可怖。但说不准,就是只在表面挂了张皮,内在全是纸糊的……

  这杜仑部便是这般,但有雷响,无论兵卒、老弱、妇孺,乃至牲畜,竟皆如鸟惊兽散,不堪一击,只短短一日,竟连溃尉迟、谷浑等四族?

  胜的过于轻松,但也更使我坚定信念:如此精兵,怎能成为元氏之流的家犬?故而我便一不做二不休,连攻杜仑十二部,近如灭族……

  杜仑部户逾三万账,可集控弦之卒逾四万。被我灭族,柔然必不会善罢干休。而郁久闾丑奴(柔然可汗)可不会管是姓李的还是姓元的灭了杜仑部,只会算在汉人的头上。举兵攻伐六镇为杜仑部复仇已是板上钉钉。

  这样一来,只要我提出自河西迁往大碛,替六镇抵御柔然,不论是朝廷,还是郎君,万无不应之理。如此,便可免去我李氏儿郎南征之苦,更不会为他人做了嫁衣……但谁知,郎君从来都未想过替元恪守这江山?”

  说到此时,李松已泪流满面:“大错已铸,悔之晚矣……悔不该不信郎君,更不该无端猜忖……故而,若郎君哪一日要斩我,你千万莫劝……千万莫劝……”

  李亮的脸扭成了一团苦瓜,心中五味陈杂:“郎君信中写的那般清楚:甲兵久居河西,只知野战之利,不明攻城之艰。长此以往,必会如井底之蛙,目空一切……

  因此才欲借此次征伐元怀之机练兵,更能让六叔、丰叔、时叔、皇甫等领兵之将涨些历练,这才是令六叔尽起族兵的原因……但六叔怎就会疑心郎君欲将我李氏举族之心血毁之一旦?”

  李松已是咽不成声,李亮又无奈劝道:“郎君看似冷厉,实则仁厚。且我观郎君之神态,应是在恼你先行后报的错处多一些。对迁不迁来大碛,倒似是无所谓。

  故而六叔也算不上铸成大错,无需过份担忧。但绝不能再擅作主张了,不然真就是取死之道……”

  “何需用你教我?”

  李松抹了一把眼泪,“故而我欲肯求郎君,卸去一应军职,换你去领军。而后由我侍奉在他身侧,聆听教诲!”

  意思是你要和我换?

  李亮怔了怔,话到了嘴边又咽了下去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