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62章_大魏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是一个沃野,而是六镇……

  自元宏迁都洛阳之始,六镇就成了令皇帝、朝廷头疼的问题。

  一是六镇连年受灾,不是旱就是涝,动不动颗粒无收,时不时就要靠朝廷救济。

  但元宏、元恪年年都对南朝用兵,朝廷也不宽裕。只能靳令就近的关中、平城、夏、朔、恒、肆等州救济。

  但各州的钱粮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就是朝廷将税收调济到十年后,但所需之粮却要在数月内征足。更要征调民夫,尽可能快的运至边镇。

  所以州郡动不动就阳奏阴违,要么靠拖字诀,要么将难题重新推给朝廷。

  就如今年夏时武川镇干旱,皇帝令关中救济。粮虽征上来了,也运到了武川,但却是朝廷掏的钱买的粮、征雇的民夫。

  而且这钱还是李承志劫富济贫,坑了百官的夏冰卖给了和尚赚回来的。所以运到武川的粮才运了那么快。

  而大多数的时候,等朝廷的救济粮抵境,边镇已是饿殍盈野。活人吃死人的现象绝不鲜见……

  还有一点:铁打的六镇,流水的将军!

  元宏改官制后定例,州郡刺史郡守三年一大考,每年一小考,任期最长不得超过六年。但边镇镇将、副镇将、行台等只任三年,且不许同地连任。

  故而六镇的高级军官轮换的极快。但就跟中了毒似的,无论多么清明廉洁的官,只要到了六镇必贪。

  有门路、有本事的,还能靠行商、走私捞钱。就如李承志于泾州平乱时,高平镇将阎提已经将贩铁、贩马的生意做到了南朝。

  没门路的,就只能贪墨军队的钱粮。对镇兵镇民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

  李承志觉得,六镇能坚持到胡充华临朝末期才反,可谓奇迹……所以六镇就如一个炸药桶,但凡来点火星子,必爆无异……

  “并非我突发奇想,而是先帝殡天之初,我就建言应安抚六镇,赏以钱粮……但诸公不允,只是遣清河王持节申饬……可惜,事与愿违!”

  李承志轻声叹道,“至于我为何有此忧虑,只因于氏……”

  他指的是于忠及父祖、子侄、族人等。

  自曾祖于栗磾于道武帝起,于氏子弟世代领军,且皆为朝中重臣、皇帝信臣。

  至于忠之父于烈时达到顶峰。

  而自元宏后期,于烈就任领军将军,总督宫禁。至病逝足足有二十四年,其一手提拔的亲信、党徒何其多?

  且有从龙之功,若非于烈任领军、于忠任武卫将军时严防死守,元恪早被几个叔叔害死了。

  可以这样说,当时父子二人受宠信的程度,一点都不亚于元恪临近驾崩之时的李承志。

  之后又是于忠,连任领军将军近十载,权柄不弱于父。

  更何况还有于敦、于果、于劲、于须、于文仁、于天恩、于景、于昕等等均任过镇将、刺史的叔父、兄弟,党附者何其多?

  粗粗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