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51章 图穷匕见_大魏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一层楼。

  前废太子、元恪长兄元恂反叛,就是刘腾告发的,不然孝文帝不可能解决的那么轻松。

  太子被赐死,肯定要重新立储。但元宏顾及元恪自小体弱多病,无长寿之相,故而并无立他为太子之意。

  又是刘腾冒死建言,称废长立幼为亡国之兆。元宏权衡良久,最终采纳了刘腾的建议。不然哪有元恪的太子之位?

  第三次还是刘腾:元恪性情阴柔,不被皇后冯润所喜。冯润便屡次吹枕头风,劝元宏废了元恪。已经吹的差不多了,是刘腾不岔,鼓动陈留长公主,二人远赴千里,将冯润与高菩萨通奸之事抖擞给了正南征的元宏……

  只这三桩,对元恪就如恩同再造。故而终极一朝,待刘腾都极为亲厚,视如心腹股肱,予欲予求。

  死时更是嘱以重托,授予重权,不然他一个太监哪来的能力囚禁胡充华,如太上皇一般把持朝政五六年,直至病死?

  可惜,全被从天而降的李承志给搅了个一塌糊涂……

  皇帝怅然一叹:“朕与十日前留的遗诏,也是你泄予贼人的吧?”

  “是……是!”

  “呵呵……”

  元恪抬头看了看跪在地上的那一堆,“都想到了吧?”

  一众大臣如风中凌乱,呆如木鸡。

  刘腾竟是十天前才叛变的?

  还有那遗诏,若不出所料,皇帝定是写了如果胡充华万一生的是公主,就会承元愉或是元怀的儿子为嗣,继任大宝。

  所以才会有今夜的乱相:元愉的四个儿子被杀了个干净,元怀与长子元悌九死一生才逃过了一劫。

  若以此推论,元怿的嫌疑最大,但看皇帝的态度,又不像是他?

  李承志心里急的有如猫挠,恨不得揪住刘腾的领子问一句到底是谁。话到了嘴边却又拐了个弯:“刘腾,你为何今日才查我?”

  “蠢材,便是朕都以为你必死无疑,何况刘腾与贼人?”

  皇帝骂了一句,又指了指跪在下面的元嘉、高肇,“如他们之罪行,也非刘腾一呵而就,而是一桩桩、一件件秉与朕。

  用意无非就是想让朕投鼠忌器,不敢将兵权、乃至这宫禁之责授与他人,最终只会落于贼人之手。到那时,朕便是后知后觉的识破了奸人,也已回天无力……但天不绝朕,竟让你醒了过来?”

  李承志恍然大悟:怪不得自己刚醒,皇帝竟就敢将玉玺交给自己,原来是再无人可用、无人敢用了?

  “而你可知,今夜为何如此之乱?便是因你诈尸还魂之故,朕竟予方寸大乱之际稳住了阵脚,未因这些乱臣贼子之死罪而将元嘉等人问罪、下狱……

  也因你予之开脱,朕甚至未解卸元嘉、高肇、元雍、元怿等人的兵权。更因你予朕力荐的元渊,率虎贲将这清泉宫围的就如铁桶,整整十日,未给敌人半丝可趁之机。

  而若是任你再追查下去,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