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三十五章 论战_超级能源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摸底工作,集合在一个房间里,开始汇报工作,汇集结论。

  这一汇集,所有人的脸色都变了。

  情况之严重,实在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他们每个人都调研一个省到两个省,分别到下面的区县地区。以及国营大厂深入调查,得出的报告也是本地区的。在信息没那么通畅的情况下,互相之间也不好通消息,因此,调研组即使得到了糟糕的结论。也会私下里安慰,我们调研的地区可能是最严重的。

  如今。大家的报告都出笼了,简单的互相印证之后,大家才明白,原来我们调研的地方,问题还不是最严重的。

  或者说,每个地方的问题都是极严重的。

  刚出差回来的人,本想报告一番就回去洗澡睡觉。可是把各地的数据一看,主任就发话了:“得,都别休息了,开会吧。”

  连续两天,开了三场会。头天还是体改委的人,接着就包括了国务院和发改委,然后又增加了相关的部委。

  信息很快报告到了上面,会议的规格也越开越高,时间越开越长,最后上了常委会。

  这个时候,媒体间的讨论还在继续,参与的人数看似没有减少,但参与者的级别却降了一个层级。

  先前还发表署名文章的外贸部、政策研究所、国务院的同志,再也没有出现过。即使是论点正确的人,也不再出言了。

  了解内情的人都知道,论战已然尘埃落定,剩下的是如何处理实际情况了。这个时候,反对者不敢说话,赞成者也不想被卷入其中——若是被派遣治理三角债,说不定会好事变坏事。这可是火山口上的买卖。

  中央的调子减弱了,并未立刻传导到地方上。

  只有少数对政策敏感且熟悉高层动向的有心人,才能通过报纸上没有写出来的东西,查探到了上层动向。

  这里面,自然不包括周市长和他的亲信童大林。

  他们两个人,都是从运动年代走过来的“年轻干部”。在革委会的时候,就擅长以粗糙的手段战胜高明的战术。经过十多年的训练,两人如今手法已经政治许多,但仍不免用力过度。

  周市长早些天就赤膊上阵,在《大众日报》上发表了文章,童大林更不用说,借了一屋子的人给他写文章,写一篇发一篇,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少说发表了10篇稿件,简直和连载差不多的。

  有他们两个挑大旗,济南市府和地方国企以下,再没有说“三角债危机”的人。倒是一些不在地方管辖范围内的国企,如胜利油田或者大华实业这样的企业,才会频频露头肆意表达。

  周市长对胜利油田无可奈何,林永贵的行政级别比他还高。但是,他对苏城的不听话就很不满意了。

  不满积蓄酝酿着,到了3月中旬,终于爆发——周市长亲自署名的文章被《经济日报》拒稿了。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