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九章:从军服改革开始_东北虎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学良多次与魏采儿、勃兰特还有蒋百里就东北军的战斗力以及未来的对日作战问题交流多次,也对当前的战争方式有了更深的了解,以前只是业余军事爱好者,地图上放放嘴炮可以,但是当真用来指导战争就太儿戏了。前面自以为装备了部分先进飞机先进武器就能打败日军将他们赶出东北的想法也发生了动摇,也要求张学良一方面进一步提高东北军的战斗力,另一方面也要按照魏采儿的规划作出更好的战略部署和战争准备。

  而首先第一步,就是改进东北军的军服。本来,东北军源于袁世凯的北洋军,民国初期,袁世凯时代,北洋军的服装是比较统一的,奉军也和关内北洋军一样穿蓝灰色军服。但是后来,就各个派系自成一套,差别越来越大。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战败,东三省独立,杨宇霆在老帅的授意下,以日本“四五式”军服为蓝本,搞了一套“奉军特色”的军服。奉军服装就由蓝灰色转成跟日军军服一样的黄灰色,而且还有一项自己的特色,就是小盖帽

  和关内北洋军还有日军相比帽子小一圈,如果说北洋陆军是大盖帽,那么奉军就是小盖帽。每次开军事会议时一看到周围一圈都是穿着日式军服的众军官,张学良就恍若看到日本鬼子心里就一阵不舒服,所以和杨琨商量后直接拿出解放军07式军装的模板制作出一整套东北军29式军装,整个军装系列包括1.礼服系列。威武庄重,适合重大节日、庆典、集会等礼仪场合穿着。处于成本考虑只有军官礼服,包括大檐帽、夏礼服、冬礼服、礼服大衣、礼服皮鞋(靴)和配套标志服饰。2.常服系列。美观大方,适合日常工作、学习和节假日穿着。分春秋常服、夏常服、冬常服三类。春秋常服,包括大檐帽、春秋服、衬衣、袜子、皮鞋和配套标志服饰。夏常服,包括贝雷帽、衬衫夏常服、夏裤和配套标志服饰。冬常服,包括冬帽、冬常服、毛衣裤、内衣裤、常服大衣、常服手套和配套标志服饰。3.作训服系列。防护功能强,结实耐穿,适合部队作战训练和战斗作战穿着。包括钢盔、作训帽、夏作训服、冬作训服、作训大衣、作战靴和配套标志服饰。4.标志服饰系列。标识鲜明,与军服搭配使用。包括帽徽、领花、军衔标志、胸标、姓名牌、臂章、绶带,以及领带、领带夹、外腰带、内腰带等。一起引进的还有飞行员皮夹克、装甲兵作战服和宪兵牌。在政委会、东北军各总部联席会议上,看着一溜儿穿着陆军军官夏礼服、冬礼服、礼服大衣、春秋常服、夏常服、冬季常服、绿色、白色作训服的卫士站在面前,军官们都坐不住了,这些军服都太漂亮了,看那冬礼服,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