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00章:忻口会战_东北虎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原北忻口村,第一师所部经过近五天的苦战,突破了天险雁门关,进抵太原以北最后一道门户忻口。忻口村在忻州北五十里,坐落于忻口山之断阙处,西靠山坡,东临滹沱河,居于四十里孤山之东北部,山地多于平地。忻口该村素为忻州的北门户,北齐、北周以及五代时期,都是中原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争夺的关口。张宗昌的第一军若想突进到太原城下,就必须突破忻口。

  而早在雁门关战役期间,阎锡山接到杨爱源战局不利的消息,就安排其头号心腹孙楚赶赴忻口村一带构筑新的防线以备不测,同时召集所有在太原之高级将领和官员,将所有可以抽调的兵力调集到忻口一线,与东北军做最后的决战。为此,不仅将刚刚从津浦线撤回的孙楚军、王靖国军和杨效欧军投入到忻口。甚至还从傅作义部抽调一个师投入到北线,阎锡山不是不知道傅作义负责的娘子关前线也很紧张,但是北线的第一师攻势太猛,没办法,拆东墙补西墙先顾眼前吧!为补充前线损失,阎锡山命令后方各县强制征兵十万人,限五天内送到省城太原,未完成分配的征兵任务的县长军法从事。同时,晋军日思夜盼的炮兵部队终于拉回到太原,总计七个炮兵旅三百多门火炮,阎锡山命令将其中状况最好的五个旅全部部署到忻口一线,拉炮的骡马多伤病累死,阎锡山直接命令强征民间的骡马,还不够就肩挑人扛,一定要按时抵达忻口。

  晋军将领也召开会议,讨论对付东北军的战术,均认为,东北军的火力优势太大,晋军必须依靠地理构筑坚固有纵深的工事才有可能挡住。于是,阎锡山想尽各种办法搜集欧战期间列强的防御体系方面的书籍文章,甚至电报在上海的部署高薪聘请英法参加过一战的军官,不管是现役还是退役的,只要参加过一战西线的堑壕战都高薪请到太原,不分昼夜的研究忻口的工事修筑。为了抵御东北军的火力优势,阎锡山拿出压箱底的钱从各大洋行采购大量的钢筋和水泥,连夜运送到忻口,构筑钢筋混凝土工事,同时还征发太原周边农民数万人到忻口帮助军队构筑工事。

  于是,等到黄百韬作为第一师前锋营到达忻口村的时候,就看到忻口已经成为一座要塞。中央阵地以南怀化为中心,六千米宽的阵地上,晋军部署了一个加强师两万人,部署七五山炮五十多门,在其后方还有一个整军构筑了二线阵地同时作为预备队随时准备增援。黄百韬观察到晋军的一线阵地也仿照东北军或者说是参考欧战经验,修筑了三道锯齿状的战壕,战壕前有稀疏的铁丝网,估计是铁丝不足。每隔百米,晋军都修筑了钢筋混凝土的碉堡工事,大都比较低矮但是看起来就很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