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2章:装甲骑兵旅_东北虎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磐石县位于奉天到吉林的铁路线上,交通便利,不论是北上长春南下奉天都在一天以内就可以到达,最重要的是奉天到吉林的铁路是东北自行建设运营的奉海铁路,完全由东北控制不需要看日本人的颜色,这对部队调动的速度和隐秘非常重要。去年年底铁岭事件平息之后,鉴于奉天地域不够宽广训练动静太大,所以装甲骑兵团全团奉命移驻磐石,在磐石西北的拐子炕村一带修建了训练营,这一带有一片较大的平原,背靠山地而且还有河流穿过,战车作战可能遇到的所有地形都能在这儿找到,而且磐石县地处山区,人口稀少,拐子炕村不过千余人口,在新任县长胡联恩的主持下,这一带居民全部被迁走另行安置,骑兵团在营区周边划定了警戒线和哨卡,严防骑兵团训练被日本人监视。

  而在二月份,张学良一声令下,装甲骑兵团被扩编为骑兵第七旅,王以哲调任旅长,又相继征用了附近朝阳山镇、三棚镇数千平方公里的土地,拆迁上千户居民,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训练场。

  朝阳山镇原镇公所,骑兵第七旅进驻之后,这里被征用成为旅部,旅长王以哲起得很早,身着作训服跟着旅部直属部队跑完早操吃完早饭,跳进附近的小湖洗了个澡,年初开始跟随张学良冬泳之后,王以哲觉得冬泳强健体魄磨练意志,是一种非常好的训练方法,所以就一直保持了下来,不仅自己还要求麾下军官一起游,转任骑兵第七旅之后也一并要求军官们照此执行,不仅如此,他还命令每天中午必搞一次干部操练,尤其是连长以下的军官必须认真执行,主要内容是操练步兵刺杀以及制式教练动作的整齐划一。他认为即便第七旅是装甲部队,但是军官仪表和风范是部队的表率,每天练习步兵基本功可以有效磨练军官的意志。

  王以哲,字鼎芳,1896年生于吉林宾县。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步兵科毕业后被分到直军当了少尉排长。第一次直奉大战,奉军战败,王以哲这个东北人在直军备受排挤呆不下去,只得告假离队回到东北,想投靠奉军,却苦于无人引荐。为此,他斗胆给张学良写了一封信,直指东北军积弊,张学良深深被王以哲的胆识和勇气所折服,再加上奉军在第一次直奉大战时战败,正是急需用人之际,故马上约见王以哲,并委他为军士教导队第一期中尉连副。在之后五年时间里,王以哲一直在张学良麾下效力,他刻苦自励、克尽职守,兢兢业业地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深得张学良的高度信赖和特别器重,较之当年对郭松龄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过五年时间军衔就由中尉而至中将,真是扶摇直上官运亨通。

  早晨,王以哲在师部刚刚吃完早饭,慢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