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0章:大杀器的开端_东北虎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叶教授,想必我的意思,恩承都跟你讲过了,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张学良微笑的说道,原来,张学良想要预先开发核工程和火箭技术,这些大杀器都是镇国之宝,越早开发出来越好,但是要搞这些东西就必须要有人才啊,恰恰东北大学就没有这样的人才,通过杨琨翻阅史料才知道,日后的两弹一星元勋现在都还没出头呢,王淦昌刚刚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氢弹之父于敏现在才四岁,朱光亚、邓稼先现在才六岁呢!这年头,中国仅有的几个物理学家基本都在清华等几所大学任教,所以张学良才通过宁恩承联系清华大学物理系主任叶企孙,希望他能在东北大学兼职教授,并且领导一个物理研究小组组建高能物理研究实验室。

  “张将军,你是军人我是老师,你是治军的我是做学问的,我想知道你为什么会关心这些学术上的事情呢?”操着一口上海口音的叶企孙不急不缓的疑惑问道。若非以前接触过不少上海人,张学良还真听不懂他这一口上海话。

  张学良笑笑,没有介意叶企孙的不客气的语气,不客气是这个时代知识分子常态,尤其是面对领导的时候,最著名的当属安徽大学校长刘文典了,去年11月安徽大学闹学潮,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到校指责校长刘文典包庇纵容学生,刘文典不服,当面顶撞蒋介石,不称“蒋主席”竟当面叫他“新军阀”。蒋介石在盛怒之下动了粗,当众打了他两个嘴巴。刘文典不甘示弱,奋起还击,飞起一脚踢在蒋介石的肚子上。这个时代对普通人是最坏的时代,对民族来说是屈辱的时代,但是对于大师来说却是最好的时代。他们薪水优渥,学术自由,社会地位崇高,所以可以自由的研究学问,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天才,而不用太在意政治避讳,不用太在意当局看法,也不会有文山会海浪费时间,所以这个时代孕育了中国最多的大师和科学家。

  张学良从书桌上拿出一本书递给叶企孙,《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叶企孙倒没想到张学良会给他一本物理方面的书,疑惑的翻开来看,居然一下子入了迷。《上帝掷骰子吗?》是一本关于量子物理的科普读物,以一种深入浅出的笔法介绍了量子物理的发展,上帝掷骰子吗?源于这个世纪伟大的辩论——波尔和爱因斯坦关于确定性的争论。当时深受刘重元和杨琨的喜爱,翻读过多遍。于是杨琨就下了电子版的然后去掉1929年以后的章节和一切痕迹然后重新排版印刷出来交给张学良。

  就这样枯坐了近半个小时,叶企孙都忘了身在何方一直沉浸在这本书中,宁恩承几次想打断他都被张学良阻止。终于叶企孙手捧着书有些酸了想换个姿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