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零一章:新式火炮_东北虎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开车到棋盘山试验场,很是简陋的试验场只是围起了一大块荒地,将居民全部迁走,然后盖上了几栋房子供试验人员居住而已。按照在现场的哈德曼介绍,新型火炮需要进行远射试验检验火炮的最大射程,进行精确射击检验火炮的射击精度,最最重要也是最麻烦的就是火炮寿命试验,检验火炮的身管寿命,同时检验火炮射击次数多了之后的精度变化。目前100毫米榴弹炮正在进行的是火炮的精度射击试验,下车后就看到几个中年白人还有几个中国人围着一门大炮在讨论着,不像这个时代的火炮,这么火炮采用三脚式大架,增大了药室容积,使用半自动立楔式炮闩,射击速度有一定提升,这门炮主要由以下主要部件组成:炮身、炮闩、摇架、反后坐装置、上架、下架、大架、高低机、方向机、平衡机、防盾、瞄准装置和千斤顶。

  “你好,哈德曼先生,这是东北边防军总司令张总司令,他今天特意过来看看你新设计的火炮的。”李宜春看到哈德曼走过来介绍道,“总司令,这位是来自奥地利的哈德曼先生,我们引进奥地利的77毫米野炮和100毫米野炮都是哈德曼先生指导的。”

  张学良走上前伸出手与哈德曼相握,“你好!哈德曼先生,多谢你为我们的军工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哈德曼表示感谢。从1924年来到东北帮助东三省兵工厂制造火炮,哈德曼已经在中国呆了6年了,十分熟悉中国人的行为方式,略作寒暄,哈德曼便为张学良介绍这门火炮。

  “张总司令,我想说你对新型火炮结构的构想是相当天才的,三脚式大架十分稳定而且行进战斗转换时间非常短,火线低十分有利于隐蔽,我相信试验完成后,这种火炮将成为全世界最优秀的轻榴弹炮。”

  “这种火炮什么时候可以试验完成投入大规模生产?”张学良着急的是这个。

  “嗯,从目前的试验状况来看,总体情况很好,最大射程、射击精度都达到了设计预想,但是在结构强度方面还需要改进,前期由于在减重方面比较关注,所以火炮的结构强度较低,我们的试验1000次发射之后,驻退机和复进机都存在疲劳损伤的问题,上架的回转部分甚至出现裂纹,所以我准备在这些地方进行补强,再制作一门洋炮进行寿命试验。而且,目前火炮的重量也超标了,目前的火炮放列全重是吨,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减重。我估计还需要1年到1年半的时间才能全部全部达到设计预期完成试验投入生产。”这个时间完全超出了张学良的预计,在他看来很简单的一种武器居然还需要这么久的研发过程。

  “那就目前的状况与我们现在使用的100毫米榴弹炮性能相比怎么样?”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