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1、后生可畏_穿越古代做夫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心日复一日地教人句读,给人批改课业吗?”

  助教和学正学录们面面相觑,不甘心又如何?国子监升迁有标准,每个位置的名额都是定死的,除非前面的人退下来,否则后面的难以升迁。

  他们若有本事,早谋了出路从国子监出去了,还用待在这里?

  “各位缺少的是一个机会。你若只教学子们这些,那么他们记住的,就是你只会教句读或批改,而无其他长处。我们教的是未来的国之栋梁,很大一部分人未来在朝堂上的成就都会在你我之上。若你们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何愁他们不念师恩,必是要在圣上面前替各位美言几句的。”

  助教们若有所思,他们都还年轻。国子监内,学正学录一般在三十五岁上下,这范学录是个例外,今年已经五十三岁了,连个助教都没混到。助教们一般都在四十多岁上下,其中关助教年纪最大,但也才五十一岁。于他们而言,政治生涯还有挺长的一段路要走,自然是不甘心政治生涯只止步于这小小的助教或博士的。就像楚司业说的一样,他们若只教授这些东西,在学子们的眼里他们根本一无是处。

  虽然这些学子们顽劣不堪,但人家从小含着金汤匙出生,起步就比他们高了不少,若真能结下师徒情谊,那未来还真说不定。

  这时候九个博士不高兴了,这不是当面挖墙脚吗?

  “楚司业的意思,是想让他们取而代之喽?”

  “非也,不是取而代之,而是为你们分担更多。我瞧着各位博士,应也都近花甲之年了,每次轮到你们讲学时,一坐就是一下午,起身时必定觉得腰背肩颈处刺痛难忍吧?若是按我上述方法施行,各位一天只需在国子监待上三盏茶的功夫,何乐而不为呢?”

  博士们心中各自也有考量。大魏朝规定,大夫六十而致仕。他们之中,年岁最长的已有五十九岁,年岁最小的,也有五十六了。在这个年岁,还是一名国子监博士,他们的政治生涯,也已经能看到头了。

  因为只有高层的那些官员,才会在致仕之后被皇上留任,像他们这样的,到时间了就要去吏部停职,再到户部领一笔养老银就没有后续了。

  他们不再像年轻人那样,敢于拼搏,更喜欢偏安一隅,悠闲度日。眼下这计划看起来十分复杂,若让他们这把老骨头去做这些事,他们自然是会反对的。但是按照楚司业所说,他们一天只需在这里待上三盏茶的时间,那基本上就相当于已经致仕了。最重要的是,月俸不会少半分。

  看着他们也偃旗息鼓,楚辞松了口气。他就是抓住了年轻人要权,老人要闲这个心理来说服他们的。若他们能进套子,好好配合,那楚辞也不会多说什么。若他们油盐不进,楚辞就得搬出长官的威严了,到时候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