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一章 群英会_大明之崛起164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得又要算在自己头上了。

  顾炎武继续道,“下官奉陆阁部之命,于江南各地联络义军,却始终未有所成。今闻殿下于都昌纠合众义军盛举,下官与赣北义军多有来往,或能出些绵薄之力。

  “若众军合一,其军势足能抵定赣北。届时殿下当可撇开三府之敌,率雄师迅速南进,兵围南昌之日,便是肃清江西贼虏之时!”

  苏承羽闻言颇为惊讶,他的江西战略只有在抚州军事会议上的几名将领以及皇帝知道,这顾炎武仅靠时下形势便能判断出自己的战略意向,果然是谋略过人。

  顾炎武在历史上虽以明末三大儒出名,实则是文武兼备的全才,明末时分他多次在清军占领区指挥抗清义军,与建虏周旋十余年之久。

  苏承羽微微点头,这赣北义军各色人等皆有,江湖习气颇重,正需要一位持重有谋之士协助管理才行。眼前这位顾炎武便极为合适,定要将他拉进整合之后的义军之中。

  他将顾炎武让进帐中,顾主事却坚持要走在他身后,最后两人相携入帐。

  “诸位举义军,驱贼虏,均是英雄侠义之士。”苏承羽先热个场,随后话锋一转,“然金贼于赣北为祸久矣,我十余路义军却始终未得除尽贼兵,何以?”

  他这话说得算客气了,什么未除贼兵,一直以来基本是贼兵撵着义军打。

  “就是因为我们号令不齐,互无支援!”甄真立刻大声道。

  “没错。”苏承羽投去一个赞许的目光,接道,“此外,义军仅靠自筹粮草、军器,粮断难持久,器不易精良,士卒们的操练亦显不足。如此,义军虽人数居多,却数次在贼兵手上吃亏。”

  他这话一出,立刻得到一片赞同。

  苏承羽趁热打铁道:“想要扭转这种局面,首要三府义军拧成一股劲,合为一军,统一指挥,共同杀敌。”

  “殿下,我等原本在家乡附近,可就近取用粮草。若纠合大军,这粮饷耗费定会比以前高出数倍,怕我等担负不起啊。”随即便有人提出疑问。

  苏承羽微微一笑,以他手中精钢及水泥的收入,多养活万余士卒还是没问题的。当然,暂时仍指望不上朝廷能拨出粮饷。

  “若赣北义军合为一支,我代朝廷保证,每月至少拨银一万两以供耗用。”

  他此言一出,帐中立刻响起一阵惊呼。

  “每月一万两!”

  “朝廷这么大方?!”

  “我白马营八百弟兄每月三百两便够吃用,合军之后一万两肯定有富余!”

  “看来以后弟兄们不止能吃上饭,还能领到些饷银。”

  “以后再不用为钱粮发愁,可以专心收拾贼兵了!”

  “我铁山营愿合军!”邓山立刻站出来大声道。

  甄真被抢了首应的风头,气恼地瞪了邓山一眼,忙道:“我玉修罗也加入合军!”想了想,又接道,“以后大军一半的粮草供应由我甄家来出!”其实之前赣北义军有近半的粮草也是靠她提供的,此时算是放在了明面上。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