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一十章 大明的化工萌芽_大明之崛起164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待玻璃厂建成,还能大量生产光学仪器、器皿、灯罩、装饰品等等,不论是对军事还是民生都能产生极大的支撑。

  不过他暂时还无暇顾及玻璃厂,眼下集中精力试制硝化棉才是重点。

  “……是以,这硝化棉的要点就在于发烟硝酸和纯净的棉花。”朱琳渼又不厌其烦地将所知的硝化棉制作过程讲了一遍。

  这东西虽说起来简单——凡尔纳的里,仅用了四五行字就造好了——但世纪生产过程中,任何一个细节出问题就会导致试制失败。

  朱琳渼记忆中的工艺过程,仅有“纯净的棉纤维”、“浓硝酸”、“硝化十五分钟”这几条。想要造出威力巨大的军用硝化棉,还得靠姚启圣等人经过反复试验才行。

  朱琳渼和一众“科研人员”大致商讨了试验过程,遂吩咐道:“那便这么暂定,马麟带亲兵连负责清洗棉花,李天淳负责制发烟硝酸,姚启圣总管合成。

  他又望向姚启圣,“对了,你说在福京时便已制得了发烟硝酸?”

  由于硝酸具有易挥发性,故而浓硝酸会在空气中吸水形成一层雾,所谓“发烟硝酸”便是指浓度90%以上的硝酸。这东西可是几乎所有炸药的基础,更是核心化工原料之一,也是朱琳渼一早便嘱咐试制的重点药剂。

  “回殿下,确已用蒸馏法制出,只是产出较少。”

  有了浓硝酸,那硝化棉便算是制出一半了。朱琳渼满意点头,至于产量,硝化棉也用不了太多。

  “走吧,先让我看看你们制备硝酸。”

  南京城外的破宅子里,姚启圣等人七手八脚取来实验所用之物。很快,李天淳便开始用玻璃烧瓶煅烧一种绿色粉末,另有人负责盯着炉火、器材密封情况。不多时,就有烟雾经过冷凝管进入另一端的收集瓶中。

  姚启圣在一旁解释道:“这硝酸实则自古便能制得,只是其中水分过多。其后还是宋夫子想起殿下提到浓硫酸可吸水,进而想到以浓硫酸出发烟硝酸,几多尝试之后才终得所成。”

  大明从来不缺人才!朱琳渼也是甚感欣慰,自己只是稍创造了一些土壤,大明的格致学便已开始生根发芽。

  待至酉时,实验室里已制成了一大瓶的浓硫酸。李天淳立刻带人用备好的硝石粉末混合浓硫酸——比例是他们早已测试好的——开始再次装瓶灼烧。那根极长的冷凝管便派上了用场。

  其实大明很早便有成熟的“经验科学”,就如“煅烧绿矾取绿矾油”,其实就是土法制作浓硫酸。另外“煎炼结为盆硝”就是重结晶提纯硝石的方法。这些在《天工开物》中便都有记载。

  有了这些土法经验,再加上朱琳渼带来的化学知识体系,大明的化工生产怎能不一日千里?

  利用硝酸的挥发性和浓硫酸的脱水性,冷凝管的另一端很快就聚出一瓶底的浅黄色液体——浓硝酸。只是这绿矾和硝石价格都不便宜,朱琳渼又要用极为纯净的原料,故而这一点儿硝酸便花去了近十两白银,却还无法用于大规模工业生产。

  记住手机版网址:m.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