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五十九章 木轨道技术_大明之崛起164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世纪末,正是由于木轨道的普及,英国矿区的运输成本骤降了几十倍,运力却提高了十几倍!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廉价原料。

  其实朱琳渼早就想搞木轨交通了,若大明能普及木轨,各种物资的运输成本会大幅下降,对整个国家的商业发展也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尤其是木料、矿石、煤炭之类的价格甚至会减少一半,也就是说,往后生产铳炮、造船之类的花费能降低三四成。

  另外强大的交通能力在军事方面也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首先是兵力调动,数万人的军队使用轨道运送,甚至比骑兵的速度还要快,却只需要动用数千马匹。

  其次便是会极大提高后勤补给能力。十七世纪的战争,粮草辎重的运输对战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建虏虽有满汉合计数十万大军,却至多能做到每半年南下侵略一次,究其原因,正是被后勤补给能力拖累。想从北京、山东一带调粮至江南战场,筹集、运输过程至少要三四个月。

  先前朱琳渼都是在大明控制的地方作战,后勤基本不算什么问题,但他知道,等明军过江北伐的时候,战场却在敌占区,后勤压力将会变得非常大。

  综合各方面考量,木轨交通都应尽快启动为宜。此次有治理土司这个契机,便正好可以在云南先搞试点。

  木轨道建设花费极高,朱琳渼大致算过,通常铺设一里需要投入近七百两白银。不过云南这地方有大量廉价劳动力,木材更是要多少有多少,是以造价能降低四成左右,非常适合作为木轨道试点。

  不过即使如此,朱琳渼手里的银子也不够在云南建起密集的轨道网。他规划初期只铺设滇北、滇西到昆明,以及从昆明到田州三条线。

  物资运至广西之后,可以改用河运加陆运送往澳门,再从这里走海路发往全国各地。即便如此,这条木轨交通线建成,大概也要投入近百万两之多。

  他看了那名提出疑议的土司一眼,朗声道:“运输的问题你们不必担心,朝廷已谋划在云南修建木轨线路,几十万斤的货物不成问题。

  “至于由户部高价购入诸位的物产,这乃是朝廷恩抚云南地方的国策,断不会朝令夕改。等日子久了大家自然便知。”

  按照朱琳渼的海上贸易富国的规划,以后将会大量制造战船、商船和大炮,云南这点儿物资恐怕仅够四五家船厂耗用的,自是产出多少要多少。

  至于输粮入滇就更不是问题了,江西的土豆、番薯已铺开种植,福京、广东也有不少人尝试,很快广西、云南也要开始推广。可以预见,今年秋粮的收成将至少比往常高出三四成。

  富余出来的粮食养活这些土司绝对不成问题,更何况他们自己暂时也还产粮,等他们自己的地不再种粮,大明已遍地栽种土豆、番薯,粮食早就不成问题了。

  得到辅政王殿下亲口保证,众土司这才安下心来。其实朱琳渼也没指望他们能立刻按自己的意思来,等日后他们见到白花花的银子,自然就会倾力出产朝廷所需之物,逐渐地便没人再有种田的心思了。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