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卷 冷板凳也能坐热_11_首长秘书腾云录:抓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倪小红急匆匆跑到杨德水身边,问他座位怎么安排。轻松愉快是同学会的主基调,这就要求凡事不能太讲究,不能像官场那样搞排资论辈,对号入座。但又不能完全不讲究,毕竟都是社会人,得适当考虑长幼尊卑、地位身份。再说,虽然大家都是同学,但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关系照样分三六九等,亲疏远近不同,都有自己的小圈子,难得碰到一起,谁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往小圈子里挤。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毛主席讲的是政治哲学,但更像是人际复杂的情感剖析。翁梁龙早先提过一个方案,除了辅导员钟秀毓和文学史教授谢树华安排在首席就坐外,同学们按姓氏笔划多少排座。年长为尊,两名老师坐首席肯定没问题,问题是谁来陪老师。关键还是第二条不好办,如果按姓氏笔划排,首先翁梁龙这个发起人兼出资人的位置就得靠后挪,这显然不合常情常理。第二,许多同学都带着家眷过来,让一家人分开坐,更是有悖人伦。杨德水否定了翁梁龙的方案,却一直没能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事到临头,他不能再犹豫了,进餐厅的同学一多起来,再安排就会显得手忙脚乱。实在不行的话,就干脆放手不管,反正首席已定,剩下的都是同学,同学间本来就没那么多讲究,爱往哪里凑就往哪里凑。有句话说得好,凑热闹凑热闹,不凑不热闹,同学会要的就是那份热闹劲。至于谁来陪首席就座的两位老师,就留着由老师钦点好了。同学会上,老师是绝对的权威,点谁谁有面子,其他的同学也绝对不会有意见。他仔细地看了看签到表,一个绝好的念头骤然冒了出来。杨德水走到翁梁龙身边,对他说,我看排位就这样安排吧,一个人来的同学坐首席陪两位老师嗑叨。拖家带口的同学自由组合,一来方便他们自主交流,二来也好照顾家眷。

  人都有舍近求远的毛病,喜欢长途跋涉的远足,而往往对近在咫尺的风景无动于衷。翁梁龙的事业在北京,家也安在北京,家里人肯定不会主动过来凑热闹,除非他特意要求。同学会,顾名思义,同学间的聚会,他翁梁龙压根就没想过要家里人出来抛头露面。对于这样的安排,翁梁龙自然是求之不得,自己就能顺理成章地坐上首席。他点过头后又问,有多少没带家眷的同学?

  不多,签到的就3个,李青、胡长林、张国光,加上你我和倪小红,一共才6人,再算上北京工作的连庆泉、徐洁梅,刚好凑成一桌。

  好,就这么办,让商务中心弄个字幕在餐厅的电子显示屏上放一放,提醒大家一下。

  快6点钟的时候,人民日报工作的连庆泉匆匆赶到,一进门就向满堂同学抱拳致歉,不好意思,迟到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