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百四十八章 中国的美好时代(上)_主宰江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月的黄淮大平原,临近收获的麦田宛如一片金色的大海,随着风儿起伏的麦浪就是那大海的波涛。

  这片自古以来的中国粮产重地,至今依旧是国内最大的产粮区之一。

  以至于,外人一提起中原和皖省两地,第一个反应就是农业重地,让两省近年来大力发展的工业、畜牧业等等所取得的成绩,都湮没在了小麦的麦海中了。

  中俄第二次战争已经进行了一整年了,可这场战争对于中国的影响仿佛只存在于报纸宣传中,不管是工业、商业、农业,似全都没有半点影响。

  至少那些在中国混饭吃的外国人,在中国做生意的外国人,没有感受到一丁点的影响。

  二十万大军奋斗在战场,如此规模巨大的一场战争,放到欧洲必然是举国关心,牵动万千人生活了,可是在中国,这场战争连让中国国内的粮价产生波动都没有。

  东北的战局所需有开发了十年的东北做支撑,西北的战局所需也有开发了这么多年的薪疆做依靠。

  一应粮食、衣被、鞋子、药品、食用油、肉类、弹药、牲畜,全都就地解决。

  传统汉地区域,根本就感受不到。

  对于很多欧洲国家来说,二十万人已经比他们的常备军都要多得多了,可是对于中国,对于后者的百万常备大军来说,这只是一场局部战争。

  那东北和西北本来就是中国人的重点防御地带,屯驻有重兵部守,只是当地军区的动员,总兵力就远不止二十万人。

  连中国人自己都感受不到这场战争给自己的生活所带来的‘影响’,外国人又能感觉出来了毛啊。

  陈州府治淮宁县下属的搬口镇。

  一个欣欣向荣的小镇,它是周家口连同陈州府城淮宁的必经之路。

  明清以来,这个小镇一项以周家口作为晴雨指向标,一直随着周家口的兴盛衰落而兴盛衰落。

  历史被改变,海运正在取代河运的地位成为中国南北物资运输的主要渠道,但是这是一个需要很长时间来完成的‘大业’,如今还没有彻底的被‘改朝换代’。

  贾鲁河河道的畅通让周家口成为南接江淮,北通山陕的重要商品集散地。在过去的二百年中,周家口因此而兴旺,现在它也因此而依旧繁荣着。

  近水楼台先得月,与周家口就边挨着边的搬口,也依旧过着自己有滋有味的小日子。

  公共马车不紧不慢地开着,停在了搬口东大门外的公交车站。所谓的公交车站,其实也就是由五间砖瓦瓦房外加一个养牲口的草棚,外面带着一睹七尺高围墙的大院子,里头有草料堆和一口井。院子内有车库,西头的两间房南侧开了大‘门’,能停进四辆车。余下三间瓦房中,一间是马匹的细料储备室,一间存放马车各种零件和修理工具,还铺着三张床铺,最后一间是办公室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