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5章讲学?讲道?_道起终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心学》的恐怖,让玄阳极有信心。

  地球世界中《心学》在理学盛行的时代尚能逆势崛起,影响后世无数人。

  在明阳界这个文道发展滞后的世界,更不用说了。玄阳相信,今日之后,明阳界的文道中,必然有《心学》的一席之地。

  《心学》讲的是理。

  哪什么是理呢?

  《心学》中,只要格物致知来达到一颗没有私心物欲的心,心中的理就是世间万物的理。

  天理不是靠空谈的,而是靠格物致知、靠实践、靠自省,这就是“知行合一”。

  心中有天理,无私心,就好比世间有规矩,有规律。

  有规矩就能丈量世间万物的方与圆。

  明阳界的文道普遍是一种以心灵为本体,通过心有“同然”的预设,以“类”概念构成论证的逻辑前提,由此来达到“以一知万”的目标。它通过一种类比性的辨识和推论,用某种有限意义上的一致主义的方式,来确证忠孝仁义之类的道德原则的普适性。

  这与《心学》的“知行合一”大大的不同。

  可以说,玄阳的《心学》甚至颠覆了明阳界以往的文道认知和基础。

  厅中听讲的都大乾帝国的精英,都有一定的文道修养。

  玄阳对《心学》讲解又是浅显易懂,深入浅出。

  当众人大致明白《心学》的道理的时候,无不震动。但是,每个人心中又都感觉,文道本该如此。想反驳却是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不过,好在的是,大乾帝国的精英,都是武道传家,颇有实用主义的意思。那些穷经皓首,专修文道的虽然也有,但是,受到大环境的影响也是思想开放。

  所以,《心学》的讲学倒是一帆风顺,众人毫无抵抗的便接受了。

  提出“知行合一”的《心学》不仅仅适用于文道,对于武道也相当适用。

  其实,《心学》并不是实用的学问,而是求学的态度和方法,无论你学什么都可适用。

  这就是道。

  当意识到玄阳在讲道的时候,厅中的每一个人心中都是无比激动。

  大乾帝国,甚至整个明阳界,能讲道,或者有资格讲道的寥寥无几。

  没有到那个境界,讲的东西就是再厉害,那也是术,不是道。

  因为,道是普适性的,对任何人都有益的。

  而且,每一个听道之人,都会在其中,找到符合自己的大收获。

  由此可见讲道之难。

  没有足够的境界和实力,根本无法讲道。

  玄阳在文院讲学,在这之前,根本没有人会想到玄阳把讲学弄成了讲道。

  但是,现在已经没有人关注这些了。

  他们把自己的每一点心神都放到玄阳的讲道中。

  玄阳今日的讲道,无论是武道,还是文道,都有着极大的推进作用。

  其实,在洪荒世界中,大能开讲,讲的都是道。

  讲道,在洪荒世界,也是圣人大教衡量门下弟子,能否出世师,开宗立派的基础。

  比如说;鸿钧道祖在紫霄宫三讲,讲的就是道。

  三千紫霄宫中客,同听道祖讲道。但是,修行方向却各不相同。

  即便是一同在昆仑山诞生,相伴无数年,共同拜入鸿钧道祖门下的三清,其道也各不相同。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