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零九章 王中王_华娱从1980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置地,香江地产业皇冠上的明珠!

  谁控制了置地,谁就是香江地产界的王中王!

  这是香江媒体对置地的评价。

  虽然在西门凯瑟克接手怡和后,将置地旗下的牛奶国际与文华东方分拆上市,但是置地的威名依然不减。

  置地,创办与1898年,创办人便是著名的商人保罗与当时怡和洋行的执行董事詹姆士庄士敦凯瑟克。

  在香江20世纪70年代代商厦重建、兴建热潮首先从港岛中环商业区兴起。长期以来,中环一直是香江商业经济活动的心脏,它的脉搏跳动代表了香江整体社会的动力、活力,是香江繁荣的最高象征。

  70年代以前,中环商业核心区的贵重物业,基本上被英资著名的地产公司置地所垄断,这种情况直到70年代中后期新兴华资地产商的崛起,才逐渐发生变化,形成各据一方的局面。

  不过,置地始终在核心区自成王国,成为香江地产“皇冠上的明珠”。

  70年代以后中区商厦的重建热潮亦首先由置地掀起。1970年6月,置地以亿元高价,投得港岛中区面积达万方尺的新填海地段,置地在该地段兴建了楼高52层的康乐大厦(即今日的怡和大厦)。新大厦以破纪录的时间建成,从1971年10月动工,到1973年4月举行隆重“平顶”仪式,前后历时仅一年半。

  康乐大厦连地价总投资4亿元,提供写字楼和商场租用面积超过69万方尺。这是当时香江及亚洲最高的建筑物,它后来成为怡和集团的总部,雄视整个维多利亚海港。

  1974年,置地宣布斥资6亿元,开展一项为期长达10年的中区重建计划。

  第一期工程是重建历山大厦,置地曾建议以旧历山大厦换取香江政府的邮政总局(即今日环球大厦旧址),遭到拒绝,只好自行重建。新历山大厦于1976年建成,楼高36层,楼宇总面积万方尺,比旧历山大厦多出万方尺。

  第二期工程是拆卸重建告罗士打大厦及皇室行。为了将物业连成一体,以便兴建一流的高层商厦及有广阔平台的商场,置地以毕打街对面的怡和大厦与会德丰公司交换连卡佛大厦,于1979年在原址建成告罗士打大厦和与之相连的置地广场。

  第三期工程是拆建毗邻的公爵行和公主行,建成与告罗士打大厦外形相仿的公爵大厦,整个庞大计划于1982年完成。

  置地广场面积达2万余方尺,共有5层平台;其中两层是地库,全部平台单位均辟作精品店和风格各异的饮食店,广场中央可举办各项表演——时装表演、音乐会及展览等,四周设有咖啡廊、茶座、上盖盖有可透光的玻璃纤维,成为中区的高级购物娱乐场所。

  与之相连的告罗士打大厦楼高47层,全幢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