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六十章 北离风云(二)_一剑曾挡百万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黄建是黄云县中学问最大的读书人,十的时候就当上了秀才,听县里的老爷讲是进过东阳城的举人。

  只不过在考取功名进士的时候落榜了,黄云县前去东阳城千里迢迢,本来是想死在他乡,结果被一些好心人给置办了一些钱财又给送回来了。回来的当天黄建并没有和别人一样畏畏缩缩的而归,却是大摇大摆的走了黄云县城。

  按照东阳王朝的律法来说,当了举人就已经不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较大的一点的官职捞不到,在衙门口混一个差事也是简单,可能真的是时运不济,放屁都砸脚后跟,黄建因为酒后得罪了当时主考官,便被人家稍微的使用了一点手段,就把自己的这个位置给挤了下来。

  黄云县本就贫穷,黄建家更是在黄云县中家境贫寒的代表人物,自己进京赶考的路费还是黄云县的县太爷给自助的呢,自己当然也是没钱打点门路,不知道是对于官场的气愤还是寄情于山水,黄建一怒之下干脆就回到了黄云县中办起了一个不大的私塾,凭借着东阳城中一些好友的资助,私塾也是勉勉强强的修建了起来。

  有十多位蒙童在私塾之中授课,落下了一个勉强糊口,但是都是本乡人,家中情况也都是颇有困难,所以学费的交代也是简单,四五十个鸡蛋也可以,二三十斤的米面也可以,几块铜板可无所谓,可是若是凭借这个能攒下银子购置书籍那也可以算是难如登天。

  更可况黄建还找了几个外乡的儿童进入私塾之中,别说自己每年聘金有多少,就连这些孩子的一天三顿的吃喝自己也是负责了又负责。

  一来二去,自己私塾的生意也是一日不如一日。即使一些附近一直仰慕黄建的良家女子,即使是心仪黄建,也是迫于爹娘的压力,也是打了退堂鼓。

  每日的下午,黄建都会拎着一小壶酒水前去黄云县的最偏远的地方,酒水是当地一户人家自酿的,这户人家隔三差五的便会让自家的孩子来黄建这里读书识字,而报酬就是这些酒水,黄建也不反感对于他来说,只要有人来,便是对自己的尊重,况且都是家乡人,关于那些条件自然而然的也是不太要紧。

  黄云县不愧是贫困县,就连县城之中都没有比较完整的官道,只有一条三四丈宽的泥土小路。供人在路上行走。

  虽然黄建是一个落魄的文人,经济生活算不上多富有,但是在黄云县的百姓眼中却是算的上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了,已经获取上一定功名的文人是可以见到县官不贵,交税的时候少交的。黄云县的乡民村妇遇见了黄建都会恭敬的喊一声黄先生,黄建也都会笑着接纳,有些刚刚成家的夫妻还会在自己篮子之中拿出一些吃食放到黄建的手中,黄建也是推不过,都会闲聊几句。

  黄建来到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