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9章:说话人_一枪刺回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崔希逸面对伏地南的赞许,只是以微笑回应。一旁的孙诲见崔希逸太过谦虚,就接连说道:“都督所言非虚。大使不仅文雅风流,对于武功,以及寻常政务,也都是尽心竭力。这才使得河西维持着繁荣、富饶。”

  原本与孙诲打过几次交道,伏地南对这个做事有些急躁的人,虽然不是很喜欢。但因为他毕竟是崔希逸身边的人,伏地南也就只好勉强支应。

  认同了孙诲的话,伏地南再又感慨地说:“就连吐蕃人,都交口称赞大使,可见大使声名远播!”

  这句赞美说出,在场的人不禁同时鼓掌大赞。

  崔希逸连连拱手,向众人道谢不止。

  想到自己过来河西任职后的业绩,崔希逸的心中,除了一份谦虚之外,更有许多豪气生出。

  来到凉州赴任,崔希逸尽力安顿日常事务后,更还设定了与吐蕃保持长期安好的策略。

  这样,河西地区既可以快速恢复,被牛仙客大肆聚敛带来的疲态。又可以从外在安定和平的环境,对此予以保障。

  恰巧,此时戍守在凉州南境的吐蕃大将,是身居大相职位,为人也很坦诚的乞力徐。

  崔希逸与乞力徐书信来往数次之后,提出拆除边界的木栅,各自戍堡后移,令双方在边境耕种、放牧的百姓,能够安心农牧。

  乞力徐虽然动心,但还是显得很犹豫,回信说:崔常侍(崔希逸散官职衔,以此表达尊敬)为人忠厚,人尽皆知。您出言肯定是真诚,我也相信您会恪守诚信。但长安城内的贵人们,却未必与您的想法一致。万一有人暗地里进献谗言,唐军突袭我方。我本人必会受到吐蕃赞普的,将承担不起这个责任。

  崔希逸面对乞力徐的犹豫,再次表示出了真诚的态度。他派孙诲到达蕃方军营,与乞力徐一起盟誓,约定双方互不相攻。

  乞力徐慨然应允,与崔希逸派来担任军使的孙诲,杀死了一只白狗,以证明各自的真诚誓言。

  想到这里,崔希逸觉得近来孙诲的状态似乎有些低落,就对他笑着称赞道:“孙副史做事得力,一向助我很多。”

  众人见崔希逸开口,就都相继向孙诲祝酒。

  得到众人的称赞,几杯酒进肚后,孙诲不禁有些飘飘然。

  “孙某亲眼见证,祁连山各山口之间,唐蕃双方的兵士接到各自的牒令后,欢呼声立即震动山谷,流云为之停遏!”孙诲脸红脖子粗地说着。

  看到孙诲此时的状态,崔希逸心中也生出怜悯:此人最喜得到赞美,哪怕他自己也知道是虚赞,也还是开心不已的。尤其,最近因为宋通的到来,令他觉得遭受了冷遇。此时但有一点夸赞,他就难以控制情绪了。

  果然,曹世宇似乎真诚,但暗含着调侃问道:“副史,那流云去了哪里?”

  孙诲不屑地看了他一眼,就一边继续连声说着,一边更还手舞足蹈起来:“不几日,山谷间就不见刀枪剑戟的森森寒光。刚才世宇兄弟发问,呵呵,我现在来告诉你,那流云,全都化为了山谷间的羊只,在草原、河滩间走动!这些,都已通过报状(即邸报,新时代报纸的前身形式),递去了长安!陛下也为此称赞不已!”

  “好!”众人听他说得精彩,不禁鼓掌叫好。

  曹世宇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道:“孙四兄讲得极为精彩,说得极尽美妙!曹某在长安的大慈恩寺游玩时,听僧人的僧讲,我是听不懂。但是听说话人(近似新时代的说书)的俗讲,却很喜爱。孙四兄的讲说,已是和说话人不相上下!”

  孙诲听到曹世宇的话,得意地哈哈大笑起来。

  但随即,孙诲就看到宋通等人,用诧异的眼神在看着他。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