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节 收官-----关公取卢没_全球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了他们的带头榜样,大大地激发了谌离土著的热情。

  大族齐氏,家大业大,一家十二口成人,一齐上阵,男的(老爷)去当民工开路,女的(贵夫人)为民工烧饭,后来结算工钱,分文不收,声明为帝国服务就是他们的无上光荣!

  青年商人柳剑臣,在谌离做买卖,一个月能赚一千两白银,却有钱不赚,丢下生意,跑来为大军开路,干得一身水一身汗,工钱根本不能比得上他的收入,然而他却无比满足,说赚不到钱是一时的后悔,不为帝国效劳是一世的后悔!

  华族段三湘,每天最早出工的是他,最晚收工的也是他,再困难的地段交到他手中,总能按时保质地完成(加班!加班!),好地段交到他手中,总是提前完工……

  医生牛能,照顾病患,不嫌脏不嫌累,对于各族都是一视同仁,经常主动巡视,有叫必到,哪怕深更半夜也从床上爬起来。

  ……

  还有许许多多的闪光点,普普通通的华族为了帝国,为了自己神牵梦挂的帝国,尽了自己所有的力量!

  帝国的经济发展起来后,百姓富裕了,本来不可避免地走向腐朽腐化,象罗马帝国的统治阶级就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而在东方的青龙帝国,大力弘扬儒家思想中的“培德”,培养自己的德行,讲究真正的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不做穷到只剩下钱什么都没有的精神空虚人士,从小树立起对国家、对社会的道德职责。

  以法治国,以儒培德,是为帝国统治的金字要诀!去除儒家的“刑不上大夫”、“书中自有黄金屋”和“当官发财”之类的不合时宜的学论,淡化森严的等级制度(百姓选出的乡议局有权弹劾官员,有权参政议政,百姓见官只需鞠躬,官不可拢民、转变官员意识和制度,做到上为君,下为百姓),好的发扬,坏的拿掉。

  儒学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讲究奉献精神,儒家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就是和谐意识、人本意识、忧患意识、道德意识和力行意识,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产生了极为深远和有益的影响。

  何为仁义?当压制豪强,发展经济让大家都富起来,百姓生活安定安乐,行的才是真正的儒家之术。而如果豪强横行霸道、官府横征暴敛,庙堂虽有儒生当官,实质这种的儒家之术根本是有其形无其实!(中国的统治阶级从古至今,大部分都是挂羊头卖狗肉,说行的是什么什么之术,什么什么主义,根本不是一回事!)

  同时,先进的、优秀的文化,就象大海中的灯塔,吸引了无数外族,向着帝国靠拢,最终融合入帝国。

  帝国的儒家文化教育,是全民教育,从小受着良好道德教育的子民们,不计个人得失,积极参与国家事务,社会事务,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