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50章 因风吹火_大唐马王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让她愣在当地。

  丫环不知夫人的意思,望过来、要问汪夫人进不进去。但汪夫人看来就像是丫环的嘲讽。她轻叱一声道,“愣着干什么,回府!!”

  李弥从荣经县回来,恰好看到这一幕。他随后赶去见妹子,看到她正趴在床上一言不发。最近这些日子汪夫人心情极不好,时时感觉李道珏与李夫人正在卿卿我我。此念一生,便如一把小铲子,不停在挖自己摇摇欲坠的凳子腿儿。

  更兼方才在雅州驿馆门外,那个琴音歌声对她又是一击,感觉这日子是再也没法儿过了。看到义兄举步进来,她委屈的眼泪立刻流了下来,“哥哥,我的命……这样苦!”

  李弥安慰道,也只好听天由命……只是你那位哥哥闷头干活儿,怎么也不替自家妹子想想。汪夫人恨道,“我是指不上他,不知他这些日子躲到何处去了,幸好我还有位哥哥呢!”

  李弥叹道,“我空有心帮你,总归是人生地疏。本来是有汪衡这个帮手,谁知他又……又拉了堂兄汪县尉,去给李二夫人的义兄忙碌起没完了!本官现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汪夫人猛地由床上坐起来,“他在哪里?”

  李弥说,“荣经县衙。”

  汪夫人冲着屋外喊道,“往荣经县去个人,把那个傻子给我叫回来,就说我得了急病,来晚了就见不到他最后一面!快去!!”

  长安大内,有一道来自剑南道的奏折、一道右领军卫通过兵部呈上来的奏折、一道江夏王李道宗由鄂州送来的奏折摆在贞观皇帝的面前。这三道奏折都是六百里加急披星戴月送过来的。

  他最关心的是江南道造船之事,现在时间已经到了十八年的年底,江夏王在奏折里说,到腊月末,造船进度已经追平了亏欠,按这个进度下去,一百艘大船一定会按时完工。

  江夏王还把新任西州别驾高峻大大地褒奖了一番,李道宗说,若是没有高峻恰好去江南道,那么大事有可能就此耽误了。王爷列举的、高峻为追赶造船进度所出的几个至关重要的主意,在皇帝看来也不住地点头。

  最后,李道宗为着江南道城乡随处可见的赀布推销出路,皇帝知道这肯定又是高峻的主意。他准了,准备第二天与军部说一说。

  此前,在西州都督郭孝恪的来信中,皇帝知道天山牧马匹越冬牧草的筹集已经接近了尾声,那里没有什么问题,总牧监高峻摇控着,又拉了一百二十人去了剑南道。那么,他坚信剑南道即便有个李道珏,输绢一事也应该不会有什么事了。

  兵部上报的是右领军卫下辖威远折冲府并番一事,就是说正月的番上他们不来了,要与第二年并在一起,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

  但是皇帝又有些奇怪。

  府兵平时分散在各地折冲府,每年轮番到京城担任宿卫任务,称为“番上”。兵部将距京城五百里内的折冲府分为五组,每五个月轮流番上一次;距京城五百里至一千里的折冲府分为七组,每七个月轮流番上一次……而距京城两千里开外的威远折冲府只能一年轮上一次了。

  兵部有“并番”的规定,而且,如果路途确实极远、而又影响到了府兵服役质量,那么折冲府可以上缴一定数目的钱物来“免番”。如遇临时征发远征作战,战后可按作战时间免去其番上任务,如此即可保证府兵的训练时间不受干扰。

  皇帝奇怪的是,剑南道的四个折冲府历年来奏请的都是以资代番,为什么这时却请示并蕃呢?他寻思着,最后拿起剑南道潘若水送来的奏折,这才意识到,三道奏折包括先一步由西州送来的奏折中,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了一个地方――剑南道。

  他想,高峻在那里,应该不会有什么事情吧。

  皇帝虽然接连把高峻由一位正七品下阶的下牧副监,一直提拔到了目前这样一个显赫的位置,但是回想起来,他竟然一次也没见过这个人。

  他打开了潘若水的奏折,随后眉头皱了起来。(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