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章 朝廷争辩(下)_撼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揽民变军,说白了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来,才在短时间内聚集了大量的“义师”,他们看似士气高昂,但若是受到挫折,就会四分五裂。李渊攻打霍邑之前,曾有大雨下了月余,被困在霍邑城外,当时李渊军中,流传着突厥人和刘武周联军进犯太原的消息,是时李渊军中军心动摇,如果宋老生采取适当的策略,不战而屈人之兵并不是妄谈。

  毕竟相比较而言,隋军拖得起,李渊却拖不起。若是敌人锐气尽失,再出兵攻击,这胜算也就大了。

  霍邑西北,有要隘贾胡堡,乃是霍邑门户,宋老生不派兵驻守,显示出他的无能。随后他轻易出城鏖战,于城下战死,虽说是为国捐躯,可是这种行为,却将大隋推向了绝路。霍邑乃是抵抗李渊的桥头堡,一旦有失,不仅大涨李渊士气,更将霍邑这个要道拱手相让了,李渊拿下霍邑之后,就可以兵分两路,一路从龙门渡过黄河,一路从河东蒲津关渡河。

  河东目前有屈突通,河东城又高又大,李渊短时间是不可能攻克。唯一需要守住的,就是位于河东龙门对岸的冯翊郡的黄河河口。

  想到此,杨侑说道:“传孤命令,让屈突通速速带兵在柏壁驻扎,只需死守,不可轻易出击。”这是历史上李世民对付宋金刚的策略。堵住了此地,可以封锁李渊兵进龙门,同时李渊若不击败屈突通就南下河东的话,他的补给线就暴露在屈突通的兵锋之下,非常的危险。

  “另外,阴将军率兵一万,驻守冯翊郡龙门关,防止李渊从龙门过河!”为了预防万一,杨侑又吩咐。作为一个考古专业的研究生,古代地理他自然非常的熟悉,因此这段话说出来,很是正常。

  众臣却是目瞪口呆,阴世师还没有反应过来杨侑的旨意,还站在那里,不曾领旨。

  卫玄却是猛地睁开了眼睛,瞧着杨侑镇定的表情,很是震惊,但卫玄这模样,却只持续了片刻,转瞬又低下头,一副昏昏欲睡的模样。

  “阴将军,还不领旨?”杨侑说道。

  “啊!”回过神来的阴世师忙上前,说道:“臣领旨!”

  “那就去办吧!”杨侑说着。

  这不过片刻之间的事情,杨侑说完,就感到了疲倦,看来他刚刚附身这具身体,虽然已经融合,可是刚醒过来,还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可是,时间太急,太急啊!容不得杨侑休息。

  “骨卿。”杨侑又说道。

  “臣在!”骨仪上前。

  “永丰仓粮食甚丰,你带崔、李两位爱卿,先期运送十万石粮食回京,孤自有妙用!”杨侑沉吟着说,目光却是扫过众人。

  卫玄还是坐在茵缛之上,闭目养神;元迈则是摊在地上,闻言想要说些什么,却看见韩绍摇了摇头。

  “孤累了,若是无事,就散朝吧!”杨侑道。

  众臣相视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