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五章 《圆桌派》(4/5)_我的光影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创作上,不管是音乐、电影、电视,还是绘画,好多人,包括电影人、电视人、填词人,都在故意挑衅。”

  “我觉得他们想引起一个话题,但是艺术的表达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能讲什么就讲什么,不能讲就不要故意挑衅。”

  “你要尊重界限,我们有那么多好的故事和题材,为什么我们要故意,注意是故意,去拍一些所谓的反动的东西?”

  “我觉得这不是艺术家,而是有意挑衅!标榜自己是独一无二的,营造一种清醒艺术家的姿态,我很讨厌这类人!”

  吕潇然喝了一口茶接着道:“你刚才说的美国…美国其实也有很多限制,尤其是这几年政治正确起来后,他们真的束手束脚,尤其是大投资的商业片。”

  “好莱坞大片想要进入中国市场,必须要规避我们的审查,这叫彼此尊重…”

  窦、梁两人都一脸安静的专注,听他说完这段停了下来,梁文道才点头道:“自由的限定,对嘛?”

  “总体来看,我们的尺度再放开,不是吗?我相信再等几年,分级制度没准能推出来!”

  ……

  “《无双》这部电影是怎么来的?”

  吕潇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反问:“…我是靠什么类型电影起家的?”

  “《边境风云》…犯罪类型片?”

  “对,我对犯罪题材情有独钟!”

  吕潇然笑着道:“具体源头,应该是一次资料搜集时看到的一则印假美钞案件,罪犯被抓时还在不停地印。他用这种方式来逃避现实里被抓的恐惧!”

  “这个乍一看不太合理,但又是很真实的伪钞犯的现状,就是这个状态吸引到我。我很想知道这帮罪犯的心理活动,然后查了很多资料,然后以这个为切入点,开始编写故事。”

  窦文韬:“网上有很多人说抄袭《非常嫌疑犯》…”

  “这个真没有,现代编剧上只有36种故事写法,即使将很多种手法加之在一起再创作,还是不能创造出一种所谓的全新写法。”

  “两部电影所表达的内核和气质,也是完全不同的,所以观众们也不用再拿两者比较了。”

  “《无双》表达的至少是四层含义:伪钞集团的故事让人看得过瘾,这是犯罪电影。李问对阮文爱而不得,秀清与李问的情感纠葛,这是爱情电影。李问虚构情节捉弄警方而脱身让人恍然大悟,这是悬疑电影。但是在这三层之上,是一部探讨人性和生活的伦理电影——关于李问自己的故事。”

  “本来我是想做一个完整的故事的,后来跟庄闻强讨论了一下,觉得可以再设置一层悬念,引入《无双前传》,明年国庆档上映!”

  “前传?”

  “嗯,这个故事就这么丢弃了实在可惜,再深入挖掘一下,还是蛮有用意思的!”

  梁文道:“我很好奇,就是像你这样的大导演,对电影,在意的票房还是奖项?”

  “看类型了,如果是商业片,我肯定更在意票房!”

  “我看你的电影票房都很高,那你对自己的定位是商业片导演还是作者型导演?”

  “商业片吧…”

  一期《圆桌派》是45分钟,吕潇然聊了接近两小时,畅谈了很多话题,愉快地录制完了这个节目。

  中间那段关于‘某些资本’的话题,应该会删减掉…

  倒不是担心找麻烦,而是没有必要…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