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九十三章 接地气(1/6)_我的光影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们认为最接地气的故事模式——这不过是一种恐惧之后的懒惰。”

  “所以,《夏洛特烦恼》接地气,《私人订制》不接地气?您这话是这个意思吗?”

  《唐探》就差几场戏了,吕五百不着急拍,时间有的是,索性教育了一下这帮人:

  “我真服了,“接地气”不过是个通俗的说法,就是以真实的情感打动人心。

  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难道我的生活就很接地气?

  制片方投资人的话你就当营销术语随便听听就好了,他们过的是接地气的日子么?

  我所谓的接地气,就是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剧,只要准确击中观众某一个情绪点,接下来只要不要太脑残,就可以等着数钱了。

  能有一些高明的情节,可以让观众觉得,哇靠,这不是写我么,这不是我暗恋那个男生么,这不是我想做而没有做过的事么,就能拿到高评价!

  我不是在针对什么,只是想说一下,我们的很多编剧是真的不了解生活,活在上个世纪…

  这就很难了,因为你储存的生活素材只有几十年前那些情景,拍出来的自然不符合时代!

  我们的国家发展的太快了,各行各业的变迁速度都让人瞠目结舌,你们知道县级干部的平均工资是多少吗?知道教师职工的工资水平什么样吗?

  你们不知道!

  所以,你们只能臆想…

  《夏洛特烦恼》为什么我觉得是好的喜剧,因为它的剧本结构就是典型的好莱坞中年危机的一种,《回到未来》、《重返17岁》,当然,这个剧本诞生的过程不是那么回事,源于天涯热帖:“假如有一天,你一觉醒来,发现趴在自己高中的课桌上,阳光洒进教室,你忽然发现现实的一切,原来都是一场梦…”

  居然有人说这个电影是抄袭的?

  这么烂俗的题材,还需要抄袭?

  你是真不懂电影——所有电影人的共识: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希区柯克没拍过的故事!

  《希区柯克剧场》由希区柯克担任制片人的一套美剧,从1955年到1965年,连续制作了十年,共358集,每一集都是一个精彩的独立故事,每集25分钟,堪称短片宝库。

  若看完这358个故事,看大部分电影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了。

  说我的《重返二十岁》抄袭,《夏洛特烦恼》抄袭,都是不懂电影的——人家希区柯克早在1955年就拍过类似的东西了,这种电影就叫‘重生’外壳下的故事!

  大家可以去看看《希区柯克剧场》,对了,我说的那集的故事作者是LouisPaul,一位擅长长篇、短篇小说的作家,曾在1934年凭借作品《NoMoreTroubleforJedwick》获得欧·亨利奖。

  自己见识少,还觉得自己很正义,鱼唇!

  ……

  发完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