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七十四章 回国(4/5)_我的光影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特效团队,斥巨资打造…”

  “我能问一下,你为什么一定要做《阿修罗》?”

  “…我想颠覆中国电影,不仅颠覆中国电影,还要颠覆好莱坞!”

  杨镇健接着道:““中国电影目前面临着一个全面升级的过程,那么其中有一个很大的挑战,就是我们中国电影人能不能融合全世界的素材为我们的电影所用。例如,美国人拍木乃伊,这是埃及的题材、是北非的题材,观众并没有感到跳戏或者有违和,因为观众从理性上已经接受了好莱坞电影人的这种做法!”

  “跻身世界电影的主流行列,这是中国电影的必由之路。未来,越是世界的,越有可能是中国的。一个艺术家如果没有能力把不同的文化弥合在一起使其天衣无缝,那么说明这个艺术家的修为还尚浅。”

  “我要做阿修罗,世界级的呈现,国际化的制造,才可以把东方积累的庞大文化资源变为可理解、可传播的、世界人民都喜欢的高水准电影!”

  哇…

  听的吕老师热血膨胀,恨不能纳头便拜…

  好吧,吕老师其实内心毫无波动,甚至还有点想笑…

  你志存高远,吕老师远不及也…

  反正不管他怎么吹,吕潇然一个字也不接,直到他闭嘴,提到了担任监制的事情。

  “…我的工作计划已排满了,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做其他东西,杨老师,您还是找别人吧!”

  杨镇健叹了口气…

  “对了,《与神同行》,你真不感兴趣?”

  “…我还是做我的《阿修罗》!”

  “那我自己买了…”

  ……

  现在懂内容的制片,真的不多,太少太少了。

  大多数制片人和你聊的时候,聊框架,聊世界观,聊设定,聊题材…

  很少聊具体的故事!

  《阿修罗》这样的题材其实适合做成动画片——有世界观的非现实类作品,如果不是指给小朋友看,那不管是动画还是真人,都不能只有一种声音,和脸谱化的正反面角色,一定是有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各种不同的利益冲突甚至阴暗面。

  话又说回来了,当下,国内影视作品要表现这个对于投资方来说风险过大。

  杨镇健走了…

  老杨不是第一个来找他帮忙站台的。

  中影也找过吕潇然,要一起做《鬼吹灯》…

  《鬼吹灯》八本书,前四本的版权被中影买断,后四本橙子拿下…

  他们推的导演叫卢川,吕潇然才跟他聊了两句,就懒得搭理他了…

  卢川导演的原话:我想重新写剧本!我正好在看到一部小说,讲另一个星球的人入侵地球,潜伏在人类中间活动。

  如果在中国要拍科幻片、灾难片,必须跟中国当代结合得特别紧,观众才会有代入感。

  “那你为什么还用《鬼吹灯》的IP呢?”

  其实,我觉得这电影跟他也没什么关系,当一个IP进入电影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