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百九十九章 次级战略运输机_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几位西亚和中东的军事观察员听了诺罗科夫的话这才意识到,似乎东方某大国这次的动作真的很快。

  从地震发生到第一架直升机抵达喀喇昆仑山附近的野战机场并满载救援物资向受灾严重的神仙湾哨所进发,前前后后才多长时间?

  4个小时还是6个小时来着?

  反正从凌晨发生地震,到了中午时分,三架运—15plus就已经从天而降,不但卸下来一架可适用于高原的通用型直升机,更是装载了大批的后勤保障设备、人员以及相当一部分救灾物资。

  当时负责装卸和救灾任务的空降兵动作太快了,加之那架神秘的高原直升机又太过耀眼,于是就跟粉丝见到自己的爱豆一样,一大帮军事观察员的目光全被那架直升机吸引过了。

  而今被诺罗科夫这么一提醒,巴基斯坦、伊朗等国的军事观察员猛然惊醒,这其中战略意义之大简直不言而喻。

  要知道运—15plus虽然性能优异,但终究只是一款轻型战术运输机,尽管采用了涡轮风扇发动机为动力,照比一般的涡轮螺旋桨动力要好上不少,航程上也能跟不少中型运输机比肩。

  但其最大起飞重量和载重量却是明显的短板,毕竟运输机和矿山上的载重卡车一样,载重越大越好,即便看似不灵活可到了关键时刻大载重量却意味着在单位时间内投送的力量越大。

  其他不论大半年前的那场大事件上,运—15plus便吃了载重量偏小的亏,加之数量又太少,无法成建制的投送重装力量,导致空降兵在当时的行动中颇为尴尬。

  而那次贴近实战化的大演习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不仅仅国内的相关人士看到,其他国家的专业机构同样注意到了里面的问题。

  尤其是运—15plus高不成低不就的表现,让不少对其感兴趣的国家变得踌躇起来,其中已经装备了12架运—15plus的巴基斯坦空军是最典型的,眼瞅着半年多前装备运—15plus的空降兵部队投送能力如此糟糕,巴基斯坦空军便暂停后续八架运—15plus的采购合同。

  理由是空军需要在评估,事实上却是对运—15plus实战化表现的不满。

  伊朗同样如此,当初其采购和租赁TRJ—500支线客机的时候,顺便看中了运—15plus,毕竟长期遭受域外某国禁运的伊朗,手头上的装备早已老化,特别是航空运输力量,亟待更新。

  而运—15plus无论是航程、载重量和灵活度都在当时称得上是优秀,于是当时的伊朗高级商务参赞巴迪亚便代表军方与腾飞集团另外签订了12架运—15plus运输机的采购合同,总价值为亿美元。

  结果半年前的大事件后,伊朗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航空运输力量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