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百九十九章 对不起,不卖!(四千大章)_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难怪默林茨会如此这般,实在是在他记忆里中国……不,应该说是整个亚洲都是落后的,哪怕是号称科技遥遥领先的日本同样不行。

  原因很简单,日本在消费类产品上的确很优秀,但在一颗螺丝钉都要高精尖的航空航天领域,日本的局限性便凸显出来了。

  能够将家电行销全球的日本,居然造不好一架飞机。

  至于被日本人吹上天的H—2运载火箭,在默林茨看来更像是个笑话,无他,上面诸多零部件应用的都是美国的技术,或是美国专利授权日本企业生产。

  不可否认,在这个过程中日本掌握了不少东西,问题是掌握了也没啥用,源头被美国掐的死死的,毕竟运载火箭技术稍加转化就是远程弹道导弹,美国人怎么可能让一个占领国有这种东西。

  航空方面同样如此,三菱、住友、石川岛播磨等日本工业企业到是心心念念想掌握各类飞机的生产制造技术,为此不断与波音这类航空巨头合作,为其生产波音767、777等型号的机身身段、水平尾翼、垂尾、机翼等关键零部件。

  以期待能够通过代工这些大型客机的重要部件生产,掌握这类高附加值产品的全套技术。

  结果却是越生产越是成为波音等巨头的高级打工仔,非但拿不到核心技术,反倒是要不断投入以便适应波音要求日益提高的技术标准。

  结果就是日本的C—1运输机从整体设计到航电系统再到航空发动机全都是美国人提供的核心部件儿,日本只作为一个高级组装厂,把各个重要部件儿攒上去即可。

  大型飞机如此,战斗机就更加不堪了,其他不论日本的T—3中级教练机就是默林茨手把手教日本人搞出来的,所以日本人在航空航天领域究竟是个什么尿性,默林茨比谁都清楚。

  这也是为什么洛克希德急需低成本卫星零部件,默林茨不去找日本的原因所在,啥啥都指望着美国爸爸,默林茨还不如直接越过日本这个小马仔直接去找背后的美国大佬呢。

  中国就不一样了,虽然在某些方面不及日本,但在航空航天领域却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的道路,特别是航天方面,近几年的商业发射订单可谓是如火如荼,已经成为国际商业航天领域津津乐道的话题。

  既然有独立的技术,就有自主掌控的话语权,有话语权在价格方面便有讨价还价的空间。

  而这才是默林茨来中国的腾飞集团考察的重要原因。

  问题是来归来,默林茨却没指望腾飞集团把3亿美元的单子全部吃下,毕竟中国的航天技术是独立自主,但却谈不上技术有多么出色,尤其是加工设备方面,默林茨不相信中国具备欧美那般傲视全球的超强加工能力。

  正因为如此,来中国之前默林茨觉得3亿美元的零配件订单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